松下出售三洋在日本以及东南亚的洗衣机和冰箱业务并不奇怪。对松下来说,三洋存在更主要的意义是其在太阳能及锂电池板块的优势。
根据松下公司在其2010年的财报中的表述,松下长期以来的优势便是家用电器及与其相关的电子领域。松下看重三洋的原因,主要是其拥有的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能力以及其在日本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能力。
此番出售,可以视为松下在收购三洋之后的进一步整合与“瘦身”。
可查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以等离子电视产品著称的松下就有意收购三洋。2009年12月份,三洋终于成为了松下集团的一部分。
松下在其2010财年的年报中称,“三洋是太阳能电池板和可充电电池领域的领导者。收购三洋将拓展和加深我们原有领域,在收购了三洋之后,松下将与三洋在环境与能源相关的领域共同协作。”而对于三洋的白色家电部分,松下在其年报内基本未提及。
在太阳能电池板及锂电池领域,松下对三洋原有的业务则寄予了厚望。在松下2010年的年报中,松下称,“能源产品作为松下集团的旗舰产品,2013年的销售目标是8500亿日元,较2010年增长3100亿日元。松下集团的能源产品将主要覆盖能源生产、能源储存、能源管理以及环保汽车。”
在能源生产部门,松下的战略主要集中于太阳能电池板。可查资料显示,日本是全球第三大太阳能市场。三洋、京瓷正是日本最主要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企业。在2010年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三菱日联证券的分析师AkihikoUchino称,“三洋这样的日本光伏系统制造商相对中国竞争对手,拥有巨大的技术优势。”
松下决定推出的HIT太阳能电池板品牌也正是三洋电机创立的。HIT市场定位高端,希望成为全球光电转化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板。在能源储存部门,松下着重于锂电池的拓展。在2010年年报中,松下规划使其锂电池销量在2013年达到5000亿日元,并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而锂电池同样也是三洋的核心业务。
松下电器称,其与三洋的进一步磨合将包括:发展更大容量的锂电池,通过发展新材料增强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培养市场,并引入新产品,比如家用储能电池。
事实上,随着家用电器的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率越来越薄,不少企业开始投入到了新能源领域。比如三菱、夏普、三星、宏达电、鸿海、台积电等一大批传统工业巨头都宣布进军光伏。
而三洋的转型则源于2005年的“SANYOEvolutionProject”重组计划。该计划意在塑造一家环境相关的公司,将重心转向如充电电池、太阳能、空调、混合汽车电池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