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再次无缘世界杯,这已经是国人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但是在南非赛场中,还存在一丝“中国元素”。从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以来,中国企业从来没有在世界杯赛场上亮过相,但这次随着世界杯揭幕战的拉开,中国球迷欣喜的发现四个汉字“中国英利”,顿时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都引发了大家的极大兴趣,纷纷打听英利的来头。
据了解,中国的英利集团是一家光伏企业,在中国太阳能产业属于重量级企业,但是在业外知名度却很低。这次,英利总裁苗连生赞助世界杯,在64场比赛中都拥有长达8分钟的滚动展示时间,这项花费加上其他世界杯赞助费用,英利一共投入了2.1亿元。这个对于一般中国企业来说简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数字。英利为了在世界杯打响英利品牌,可谓是大出血本。
从某种意义上讲,广告的投入直接反映出这个广告主的竞争力。
有人认为英利花重金投入世界杯广告得不偿失,因为投入了2.1亿元,广告牌连英利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
也有人认为,英利花重金投入世界杯广告可能跟政府的推动有关。作为一家非跨国企业,同时也不是上市企业,能够一下子投入2.1亿元这么多钱确实耐人寻味。
英利是从事新能源产业的,2009年有75.7亿元的总产值,同时英利企业中有25%的左右的国有股权,而苗连生和企业中心骨干也基本上是党员,在这种氛围下,英利确实有一定的“国企”血统。其背后的融资很有可能由政府支持或者其他大型的财团进行操盘。
但世界杯之前中国普通消费者对其的认知度几乎为零。可想而见,英利的主要客户不在国内,而英利打响世界杯战役,极有可能就是冲着国外大客户去的。
上海极品策略品牌营销策划机构CEO博锋这样认为:英利投入2.1亿元这一世界杯赞助决策确实相当大胆,但对目前中国整体企业群也有积极的启迪效果。
根据极品策略机构的“品牌稀缺”理论来看,因为此前从没有中国企业能够杀入世界杯赞助商名列,所以英利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英利品牌在世界杯赞助商中就具有稀缺性;英利这次世界杯推广计划,既有企业本身扩展渠道,接触终端的一面,同时很有可能也是国家推手,用醒目的中文打出“中国英利”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企业爱国的形象,甚至是作为中国这个国家的形象代表。
其次全球有10亿人收看到世界杯,英利广告牌的位置也十分醒目,这能快造提升英利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
从投入产出比的观点看,博锋认为英利并不冒险。上海极品策略品牌营销策划机构一直从事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产业普及教育和品牌培育工作,培育的品牌有太阳宝、同益等著名新能源品牌。极品策略认为:“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新产业品类,前期的产业普及投入和专业品牌提升艺术很重要。在“新品类”产业普及教育期投入策略上,极品策略在多年“新品类产业”的推广中总结出一条黄金投入比例:“5382法则”。
“5382法则”是对一个“新品类”产业的骨干企业的品牌战略作五年规划的,即五年把这个“新品类”普及成熟。
在五年规划中,在前三年,应投入五年目标的总推广费用的80%,后两年投入20%,因此一个“新品类”产业普及的“趋前投入”比较大。
极品策略机构对“新品类产业”推广投入产出比也有一个合理数值,即投入产出比控制在年销额的18%—25%,远高于家电业投入产出比的5%—8%。
从英利此次投入产出比来看,博锋认为相当合理的。英利此举也表明中国新能源企业从专职于制造加工,逐渐向品牌创造这个先进的运营模式转型,这可以说是一个好兆头。关键是世界杯后英利集团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