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中国股市的多晶硅军团

发表于:2008-06-06    

   近年来,太阳能用单晶硅的原材料多晶硅价格大幅度上涨,由每公斤30美元上涨到每公斤340美元(约人民币2500元)。由于国外企业对多晶硅生产技术的封锁,国内多晶硅一直供不应求。

   于是,具有明显资金优势的沪深上市公司纷纷斥巨资进军多晶硅产业,组成了多晶硅“军团”。

   稀缺的原料

   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几年内,全球太阳能产业将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而调查公司富士经济的一份报告预计,2010年度全球市场规模将扩大至2006年度的3.7倍,达到27716亿日元。其中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是结晶硅型。目前每生产1MW的硅片约需要10~12吨的多晶硅原料。2006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实际产量达到了490MW(国际保守统计的数据是369MW),产能已达1200MW,中国紧随日本和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但所需原料(多晶硅)几乎全靠进口。

   2007年中国能够提供多晶硅产品的厂家总共只有4家,2007年这4家投产企业年实际生产量尚不足1000吨,而这1000吨的多晶硅仅仅只够80兆瓦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需求。

   2007年初,新光硅业在实现多晶硅项目投产之际,其信心百倍——“2007年达到设计产能的90%,2008年达到1260吨的年设计产能”,而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新光硅业连设计产能的20%都还没有达到。如今他们对外的说法谦虚了不少——“2008年计划将更加接近1260吨的设计产量目标”。

   而坚持了四十余年多晶硅生产的四川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在市场如此紧需的情况下,其2007年的产量也没有超过300吨。

   目前,全球多晶硅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8大厂商,这些国外多晶硅巨头往往都依附国际一流化工集团,其拥有成熟的技术、大规模生产经验以及一流的专业人才,而他们的投产建设期都是两年,完全达产则需要四至五年,但中国企业的技术是否能够在2年时间内就支撑起数亿资金投入的多晶硅项目,还需要假以时日。至少要到2010年才能看到产能效果。在这段时间里,根据里昂证券亚洲公司分析预计,全球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平均税前利润率约为25%~20%,其中多晶硅料的税前利润率约为50%~35%,远高于后端的硅片、电池片及组建等中下游环节的税前利润率。

   巨大的投资

   目前,共有9家上市公司公告投资兴建多晶硅生产工厂。如特变电工1月22日发布公告,公司计划投资设立特变电工多晶硅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500吨/年多晶硅项目。新公司拟注册资本4亿元,其中特变电工将出资3亿元。

   多晶硅有限公司成立后,将投资建设1500吨/年多晶硅项目。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4.0681亿元,其中本次股东出资4亿元,其余资金通过银行贷款及其他方式解决。

   2月5日,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另一家上市公司通威股份宣布以1.91亿元收购通威集团主要化工资产——四川永祥50%的股份。

   四川永祥是通威集团与巨星集团合资的化工企业,2002年11月成立,注册资金为3.08亿元,下辖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乐山永祥硅业有限公司和乐山市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3个子公司,以生产多晶硅、聚氯乙烯(PVC)和电石渣水泥为主。

  在永祥多晶硅二期工程启动仪式上,通威集团董事长刘汉元表示,第一期工程已经投入了近7亿元资金,而根据规划,整个万吨多晶硅项目的投入需要近百亿元。

   此前,2007年,江苏阳光也宣布举40亿元巨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打造多晶硅产业。

   被多晶硅暴利诱惑的远不止上述几家公司。初步统计,仅公告明确要投资多晶硅项目的上市公司就有天威保变、川投能源、乐山电力、岷江水电、南玻A、航天机电等,规划总投资额达数百亿元。

   在国家支持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光伏产业前景无限。加上近来其下游产业产能急剧扩张,对多晶硅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投资多晶硅正是顺势而为。

   潜在的风险

   只要是投资,就会有风险。多晶硅投资同样也不例外。

   风险之一是速度。多晶硅产业正在演绎“生死时速”,在这场竞赛中,快者生存。仅目前规划的多晶硅项目中,如果一期投产,就将多增多晶硅产量3.2万吨/年,几乎相当于目前市场需求的总和。市场供应逆转之后,多晶硅价格大幅下挫将不可避免,而如果没有高回报做支撑,多晶硅项目高昂的投资将变成巨大的负担,变得非常危险。

   目前国内除了上市公司外,另有20余家企业在进军多晶硅行业,到2010年的计划产能将达到10万吨以上。而多晶硅生产线的建设期较长,一般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此外从投料生产到完全达产还需要三至四年,这段时间里,充满政策变数(主要是国外的)和市场风险。

   风险之二是成本。多晶硅投资堪称吞金机器。高产出意味着高投入。一个1000吨的项目需要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而生产多晶硅的最优经济规模是2500吨。如此测算建造一条最优规模的生产线需要25亿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生产的成本问题是致命的。据专家介绍,多晶硅的主要成本是电力,占总成本的70%~75%。目前多晶硅的主要生产方法是改良西门子法和流化床法。国内全部用改良西门子法,每公斤电耗多在300kWh以上,成本价在450元/公斤左右;而国外大厂是专业型的化工一体化企业,其每公斤电耗在100kWh左右,成本在30美元/公斤以下。

   而且国际大厂正在研发新流化床法,电耗水平将降至每公斤30kWh左右。同时国际多晶硅及光伏生产厂家都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其大宗交易为规避风险,都通过长单将价格进行了锁定,主流的多晶硅供应依然是按照长期合同的供应价,这些供应价有的依然不到100美元/公斤。

   所以,国际大厂不加速扩张生产多晶硅。相反,国际大厂选择了集体谨慎,由于新工艺和替代品双重阻击的不确定性,国外大厂对多晶硅主要集中在研发上。事实上,具有垄断优势并实施技术封锁的国际前六大多晶硅生产公司,到2010年的扩产计划仅不到5万吨。

   业界认为全球多晶硅在2010年前不会出现过剩,问题是多晶硅定价权掌握在只有我们成本几分之一的国际大厂手中,需求旺盛不能保证价格稳定,届时多晶硅企业的情况还很难说。

风险之三是替代。现时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约95%是传统能源,其中绝大部分是靠燃烧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天然气和其衍生产品),清洁能源(所谓“绿色能源”)仅占5%,约五年后后者可占能源结构的10%,约二十年后占国内能源结构的25%。清洁能源即可替代能源(renewableenergy),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光热)、水力发电等。

   但问题是,眼下,多晶硅太阳能企业的发电成本在每度电4元,接近火力发电的10倍,在中国尚无法工业化大批使用。所以,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几乎全部出口。

   而非晶硅的发电成本则要低得多。非晶硅技术中,薄膜技术是第二代太阳能光伏技术,主要包括非晶硅技术、碲化铬技术和铜铟硒(CIS)技术等,发展前景广阔。其中,CIS型太阳能电池的市场规模2006年度为45亿日元,预计2010年度将迅速扩大至4725亿日元。

   尽管如此,非晶硅并非尽善尽美,不容忽视的一大“硬伤”便在于其较低的转换率。一般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4.5%~5%之间,还不到传统电池的一半,不过,这个难题如今正被逐步攻克。

   非多晶硅发电成本是多晶硅的1/3,一旦解决不稳定和光电转换效率低这两个问题,将给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相对于4元1度电的多晶硅发电成本,强生可以在两年内把成本降到1元1度电”。立志成为世界前五大非晶硅太阳能企业的上海强生光电董事长沙晓林称。

   据沙晓林称,再生能源协会最近向人大提交的报告中提到了再生能源上网的电价问题,上报的方案是3.75元一度电。如果该方案得以执行,那么,非晶硅企业的“利润空间很大”,而多晶硅企业将面临亏损。

   总之,薄膜电池的推出会给多晶硅投资热带来一定风险。有业内人士表示,非晶硅及薄膜电池作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品的替代品,技术在不断进步,很可能会对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产业链带来大的冲击。

   (编辑:xiaoyao)

责任编辑:solar_robot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第三届“光能杯”跨年分享会
第三届“光能杯”跨年分享会

2022年1月7日

中国-江苏

新闻排行榜

本周

本月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