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Physorg报道,来自荷兰的多位科学家日前找到了确凿证据,表明用于太阳能制造的半导体晶体中存在“雪崩效应”,将有望为打造高效廉价的太阳能电池带来更多希望。
传统太阳能电池中,每光子只能释放一个电子,这些电子保证电池可以正常工作。释放的电子越多,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也越高。
然而,在2004年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一些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中发现,一个光子可以释放出2到3个电子,也即“雪崩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理论最大效率可以达到44%。不过之后许多研究人员一直对当时测量的准确度持怀疑态度。
在最新的研究中,荷兰Delft理工大学Laurens Siebbeles教授和同事利用超快激光方法进行了细致认真的测量,证实在硒化铅纳米晶体中尽管不如之前测量结果那么大但是确实存在雪崩效应,Siebbeles教授相信,进一步的研究将会揭示其中的奥秘。
关于更详细信息请参考:http://www.physorg.com/news131027836.html
(编辑:xiao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