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指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在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太阳能光伏发电越来越受青睐。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世界光伏发电的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2%。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有关专家呼吁国家尽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国内市场,让光伏发电早日进入寻常百姓家。
迅速崛起的世界光伏产业
在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半月谈记者看到,一块块手机大小的光伏电池在现代化流水线上迅速合成。公司总经理张锋说:“这么一块小小太阳能电池板,市场售价超过100元,而且全部用于出口。公司仅有40人,可是年人均产值却超过1000万元。”
由于生产成本低、利润高,近年来我国投资太阳能发电的企业不断涌现。以无锡二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2006年,该公司投入1.5亿元建成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2007年完成15兆瓦(合1.5万千瓦)产量,年产销额达到4.5亿元,2008年计划完成100兆瓦(合10万千瓦)产量,年产销额突破30亿元。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环告诉记者,最近5年,德国、西班牙、日本等许多国家纷纷鼓励发展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平均增长率超过40%。迅速“发酵”的国际市场拉动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06年,全球年产太阳能电池约250万千瓦,中国占到37万千瓦,成为继日本、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必须跨越的“三道门槛”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要让普通民众像发达国家寻常百姓一样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业内专家认为,目前需要迈过“三道门槛”。
光伏发电上网难。由于电力部门尚未正式接受光伏发电上网,国内并网型光伏市场并没有真正启动。截至2006年,国内光伏发电累计装机仅为8万千瓦。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董事长黄鸣说:“光伏发电成本高昂,只能依靠政府支持。但是由于政策问题,国内市场不能很快启动,我们非常着急。”据专家介绍,像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采取收购上网、财政补贴等政策来推动光伏市场发展。
安装成本居高不下。过去30多年里,尽管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但仍然远高于常规电力。目前在一座别墅屋顶上安装一个每年可以发电3000度的“太阳能发电厂”,预计要花费15万元~20万元。
技术瓶颈。有关专家指出,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封装环节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最低,以致短时间内国内一下涌现出多家封装企业。但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暴涨、封装产能过剩,这类企业基本上没有多少利润。效益较好的是处于产业链上游、拥有先进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但这类企业在国内屈指可数。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文明认为,在晶体太阳能电池的后续研发等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至少是10年。
光伏进万家,政府推一把
据了解,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大概为4元/度,比0.3元/度的火电上网电价高出许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太阳能产品要想得到大面积推广,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推动是太阳能产业初期发展的主要动力。
国家首先应制订以培养光伏应用市场和促进光伏产业发展为目标的中长期规划,从法律上规定和细化可再生电力采购比例和重点用途,甚至可以借鉴德国对上网光伏发电量实行政府全部收购、固定收购价格的制度。只有让光伏发电成为一种投资,才是做大这项产业的最大推动力。
其次要鼓励民用上网。逐步启动和实施 “光伏屋顶计划”,确立光伏发电在全国电力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为此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有关公共设施必须采用太阳能的刚性政策。
此外还应设立专项应用扶持资金,并辅以相应费用减免政策。有关专家建议,目前可从国内电费中抽出专项资金用于光伏产业发展,今后应大力扶持上游高纯度硅原材料产业,降低光伏电池成本,进而加快光伏并网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的降低,促进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