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市场 > 正文

孙博文:以绿色创新为动力引擎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时间:2024-06-20 10:18:37作者:孙博文

大力推进绿色创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强大动力引擎。

国家智库报告《中国绿色创新指数研究报告(2022)》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报告构建了包括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在内的绿色创新指数“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大数据与政策评估实验室绿色创新微观数据库,对我国2006年至2021年318个城市绿色创新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对头部“绿创百城”特征展开分析。

我国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普遍提升

我国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普遍提升,北京始终居首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绿色创新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座城市绿色创新指数始终位居第一梯队,其中北京市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城市绿色创新水平逐渐从“中心—外围”向均衡发展格局演变,具有明显的空间收敛特征。绿色创新指数呈现出典型的东中西和东北梯度递减空间格局,东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绿色创新整体分布曲线呈现“曲线右移、峰值先升后降、宽度迅速收窄后轻微扩大、右拖尾显著”的演进特征,绿色创新空间溢出效应不断发挥,使得绿色创新开始从“中心-外围”模式向空间均衡发展格局演变。

“三力”同步增长,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辐射力呈现“剪刀差”变动格局。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等“三力”实现同步增长、携手并进。“三力”占比存在“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结构特征。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虽大幅提升,但增速相对缓慢,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显著的“剪刀差”变动格局,城市绿色创新辐射力和溢出效应还不明显。

城市创新结构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绿色创新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在全部发明专利中,绿色发明专利占比不断提升,北京、深圳、上海和广州等城市绿色发明专利占比分别从2006年的13.8%、5.6%、11.9%和13.1%提升至2021年的22.8%、16.8%、20.5%和22.4%。另外,质量相对偏低的实用新型专利占比不断下降,绿色创新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快速增加,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四个一线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持续提升,且远高于其他城市,尤其是北京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一枝独秀。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天津、长沙、西安和苏州等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也较强,但与一线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绿色创新研发合作网络不断完善,合作广度不断加深,但合作强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绿色创新联合研发合作方面,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合作城市数量增长较为显著,但城市之间合作强度有待提升。

绿色创新七大类专利结构分化明显,能源类居于主导地位、废弃物管理类稳占三成。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绿色专利标准(交通运输类、废弃物管理类、能源节约类、替代能源生产类、行政监管与设计类、农林类和核电类),历年均值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废弃物管理类、替代能源类和能源节约类,农林类和行政监管设计类排在第四和第五,农林类数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而行政监管设计类增加趋势显著。排在末尾的是交通运输类、核电类。

城市绿色创新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健全,但仍有诸多节点城市未建立稳固合作关系。以北京市为例,2021年合作城市数量为273个,全国绝大多数地级及以上城市都与北京建立了绿色创新合作关系。从延续上一年合作城占比,超过四成有连续合作行为,北京与其他城市合作关系的巩固加深。同时,仍有诸多核心节点城市还未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长效合作机制还有待完善。

绿色创新制度效率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创新激励及环境政策执行尚存提升空间。根据各省绿色创新制度效率变动特征,可归纳为“持续高效型”“后来居上型”“先升后降型”“亟待提升型”等四类。一是“持续高效型”,各地区历年绿色创新制度效率都较高;二是“后来居上型”,早期绿色创新制度效率偏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率不断提升,且表现出一定的稳定特征。还有一部分地区,不同年份创新效率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中提升的趋势;三是 “先升后降型”,绿色创新制度效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特征,近些年效率有所降低;四是“亟待提升型”,绿色创新制度效率在历年几乎均为低效。

多措并举提升我国绿色创新水平

基于上述研究,提升我国绿色创新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施策。

一是提升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水平,加大绿色技术创新财税金融支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机制,加强绿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及国际影响力绿色技术创新中心。三是打造绿色创新产业集群,坚持需求牵引、应用导向、以产促创,依托城市群塑造绿色创新空间新格局,打造一批绿色创新型产业集群高地。四是强化绿色技术专利质量审查,加强绿色发明专利审查质量,提升专利审查效率。五是构建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拓展绿色技术研发合作网络,建立绿色创新长效合作机制,深化国际绿色创新合作。六是积极培育绿色技术交易市场,搭建多层次绿色技术交易平台,提升绿色技术转移转化效率,完善绿色技术应用推广机制。七是持续优化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提升创新激励政策执行效率,促进降低绿色技术研发成本、合作成本以及市场交易成本,持续激发绿色创新动力活力。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山东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六大“加力提速”重点方向

山东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六大“加力提速”重点方向

12月30日上午,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省委书记林武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能源保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会议。

新型能源体系新质生产力
2024-12-31
中环新能源董事长余竹云出席央视总台“报时中国经济2025”

中环新能源董事长余竹云出席央视总台“报时中国经济2025”

2024年12月1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主办的 “‘向新而行’报时中国经济2025”主题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活动聚合相关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学术单位等各方嘉宾,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等手段,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董事长余竹云受邀出席活动,见证“报时中国经济2025”能源中国传播计划启动仪式,并于“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转型与挑战”的圆桌对话中作分享。

中环新能源余竹云新质生产力
2024-12-21
“碳索”·共话2025能源新质生产力行业论坛召开,业界大咖共谋企业穿越周期之道

“碳索”·共话2025能源新质生产力行业论坛召开,业界大咖共谋企业穿越周期之道

2024年12月19日,“碳索”·共话2025——能源新质生产力行业论坛在深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圆满举行,国合能源研究院院长王进,创维集团、开沃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促进局局长于朝亮,北大汇丰商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创新创业中心主任魏炜教授,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裁杨爱青,越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余以及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瑞武等能源行业重量级嘉宾出席论坛,共同探讨能源新质生产力的企业落地之道。

新质生产力创维光伏
2024-12-21
正泰新能全球工厂行:链接全球合作伙伴,共筑绿色能源新篇

正泰新能全球工厂行:链接全球合作伙伴,共筑绿色能源新篇

近期,2024正泰新能全球工厂行圆满收官。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的海外新能源从业者齐聚中国,他们踏入正泰新能全球总部,深入探寻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亲身领略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新型能源产业相互交融碰撞的独特氛围。

正泰新能新质生产力
2024-12-06
天津南开:推动绿色低碳“卡脖子”技术创新攻关,助推“双碳”产业迭代升级

天津南开:推动绿色低碳“卡脖子”技术创新攻关,助推“双碳”产业迭代升级

聚焦天开园建设创新优势,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落子南开,全力打造全市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和科创服务生态圈,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天开高教科创园带动效应显著,全区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市前列,获批建设国家级创新驱动示范区。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在绿色低碳创新领域领军作用凸显,聚焦新碳基物质催化合成、高端化学品与膜材料绿色制造、碳基资源绿色转化与利用、高性能新能源材料、综合交叉与智能创制平台等五大研究方向,设立一批跨单位、牵动性强、

双碳绿色低碳
2024-08-26
0.1元/W!浙江慈溪市发布2024年分布式补助细则

0.1元/W!浙江慈溪市发布2024年分布式补助细则

8月5日,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2024年慈溪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对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并于2024年投入发电运行、装机容量0.1MW以上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根据确认的装机容量给予项目投资方不高于0.1元/瓦的一次性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分布式光伏项目碳足迹双碳
2024-08-06
周孝信院士: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探讨,“先立后破”的初步情景分析

周孝信院士: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探讨,“先立后破”的初步情景分析

在6月12日举行的第十七届全球光伏前沿技术大会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发表了关于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双碳目标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系统SNEC2024
2024-06-13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中共国家能源局党组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工作高度重视,就推动能源发展作出一系

新型能源体系双碳光伏扶贫工程
2024-06-01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孙博文:以绿色创新为动力引擎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