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支持下,风光大基地建设成为国家推动“双碳”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共计4.55亿千瓦规模的大基地已经陆续安排多个项目,其中超3亿千瓦需要设计新增跨省跨区通道。这些项目中,每个项目均一次性确认以光伏为主的约12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
当前,第一批9705万千瓦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部分已建成投产,第二批基地部分项目陆续开工,第三批基地已形成项目清单。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王霁雪将大基地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十四五”末期,要基本建立大型基地与产业健康发展的联动关系;“十五五”期间要面向2030年碳达峰的硬任务,落地大部分规划内基地项目,构建大基地在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入“十六五”期间后,要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进度,滚动开展接替性大基地规划建设,直面碳中和需求。
当前,新能源大基地发展有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五大趋势特征。国家强调,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基础上,未来大基地送端新能源的比例将越来越高,新能源的安全可靠要做到电量支撑、电力支撑以及安全稳定支撑,提升高效消纳利用以及并网系统安全稳定水平。
在经济性方面,大基地需要综合考虑设备成本、发电效率、消纳利用等核心指标和保障收购、市场交易等政策背景的新能源大基地综合经济评价方法论。在这一基础上,需要关注大基地、保供、调节资源、分布式、海上风电等供需协同关系,做好西北地区送端新能源基地与中东部地区受端负荷中心的供需协同配合,是解决新能源规模化发展与支撑保障能力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未来,大基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总体化建设、一体化规划和一体化运行,甚至是内部的一体化调控等,是行业内需要关注的战略性、长远性问题。
王霁雪还提到,近期正在推动总规模约3000-4000万千瓦的沙戈荒基地建设,部分大基地项目提出新能源配置规模高达2000万千瓦,这需要更多的探索和时间磨合。此外,在基地开发过程中,沙漠整体面积有限,需要注意大片沙漠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或沙化封禁保护区,部分地区面临矿权等制约,采煤沉陷区范围有限目较为分散,部分与生态保护红线冲突。
大型风光新能源基地建设规模大,对于上下游相关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第二批大基地就重点提出鼓励采用设备技术先进、发电效率高的风电机组和光伏组件,鼓励建设集中式、共享式储能,最大限度发挥储能效益。王霁雪表示,大基地建设应鼓励技术创新,优先采用行业先进的技术产品,希望能够给头部企业先进产能带来政策性的引导性的支持。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