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冲突引发全球能源供应大变局
近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引起国际油气市场切换,对全球油气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国际化石能源价格仍可能持续保持高位。这将使美国在能源市场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这一现实情况引发了各国对能源安全的考虑,提高了各国对于新能源的关注度。此外,未来持续高位的能源价格还将给能源国企实施低碳转型提供重要机遇。
2021年,疫情的冲击使得能源供需错配,国际油气价格大幅度上涨。在短期,国际油气价格上涨既影响通货膨胀,也影响经济复苏。各国都希望疫情后的能源供应产业链修复可以使油气价格回落,以缓解通货膨胀。然而,地缘政治冲突却使国际油气价格继续高涨。欧盟的油气供应严重依赖俄罗斯,2021年欧盟进口的天然气中有40%左右来源于俄罗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严重冲击油气供应链,引致国际油气价格飙升,导致欧盟通胀率大幅度上涨,引起了各国对能源安全的担忧,一场全球能源供应大变局正在进行中。
一方面,当前局势导致国际油气市场切换。目前欧盟正在努力摆脱自身对俄罗斯油气的依赖。欧盟委员会计划到2027年全面摆脱对俄罗斯的油气进口依赖。另一方面,俄罗斯宣布未来油气出口将从欧洲逐步转移到其他市场(非洲、拉美和亚太等)。国际油气供需格局改变和市场切换将对全球油气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这将使国际能源价格在未来几年持续高位。油气运输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而市场转变会导致部分已有设施的弃用。由于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运输成本高昂,目前俄罗斯将原本供应给欧洲的天然气转售给东南亚国家并不具备足够的经济性。从俄罗斯运输石油到东南亚须使用大型油轮,但其速度慢且成本高。
另一方面,美国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和话语权或将提升。美国在页岩油气革命后便基本实现了能源独立,进而成为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国。目前的高油气价格可以为美国的油气厂商提供丰厚利润。在俄罗斯腾出欧洲油气市场的情况下,美国能够加大其全球油气市场份额和话语权。
为缓解能源供应冲击,欧美国家除了寻求其他替代能源之外,还加强了新能源部署。目前各国新能源发电占比都比较小,难以对油气形成有效替代。一旦欧盟遭俄罗斯断供,将导致持续油气供应链混乱,进而造成全球能源市场结构性调整。比较长时间维持高油气价格将使全球能源消费向煤炭倾斜,推升国际煤炭价格。因此,传统能源整体将维持较高价格,相对地增加了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发展新能源也将成为各国减轻对传统能源依赖的重要途径。
全球各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基本都将依靠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系统。目前,新能源系统主要包括风电、光伏、储能、电动汽车、氢能、CCUS和智能电网。可以预见,地缘冲突背景下全球新能源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一方面,世界各国对能源安全的担忧加剧,各国都将能源独立作为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传统能源价格上涨意味着新能源成本竞争力加强。全球各国都需要加速新能源发展,才有可能满足保障能源供应和推进碳中和的双重要求。近期国际能源危机或将推动新一轮新能源发展热潮。
中国应紧抓低碳转型重要窗口期
高能源价格将成为能源国企低碳转型的重要窗口期。中国拥有着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系统,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结构的比例近84%,能源国企是目前化石能源的主力供给者。因此,能源国企全面低碳转型是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企业低碳转型所需要的资本投入与企业盈利直接相关,较高的能源价格可以提高化石能源国企盈利,这为能源国企转型提供了基本条件。能源国企需要把握碳中和进程中的产业机遇,将未来几年作为全面低碳转型的重要窗口期,积极、尽早地入局新能源系统。
同时,国家能源安全需要加速能源国企低碳转型。由于能源涉及国家安全和产业竞争力,能源国企未来将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供应的主力,因此需要在新能源领域做强做大。目前在战略新兴能源产业,民营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未来新能源领域由于能源国企转型,行业竞争将大大加剧。
此外,能源国企从自身发展角度也需低碳转型。2021年全球五百强企业中,有21家中国传统能源企业上榜,而未来全球五百强企业中的能源企业将主要是新能源企业。目前资本市场对传统化石能源企业估值远低于新能源企业估值,低碳转型有益于提高传统化石能源企业的资本市场估值。未来40年能源国企要么转型,要么退出,市场应该把能源国企视为具有潜力的新能源公司。国有能源企业转型会使新能源系统成本迅速降低,提升市场竞争度和集中度。
中国能源行业经历了40年的快速增长,建立了全球最庞大的能源系统,化石能源占比84%;碳中和要求再通过40年建立一个更加庞大的能源系统,而且这个系统有“翻天覆地”的改变。2060年清洁能源占比80%以上,风电光伏占比可能在65%-70%之间。中国的能源安全包含着多维度多层次的内涵。“供给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能源独立是一个需要从战略上追求的目标。地缘冲突造成各国不稳定局势加剧,未来世界能源格局将改变:一方面,国际局势突变使各国关注能源安全,而新能源的本土特性和低碳特征进一步凸显了发展新能源的紧迫性。能源安全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为全球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动力。中国能源供应以煤炭为主,油气占能源消费不到30%,油气市场切换导致的高油气价格对中国的经济冲击可控。但是,中国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保障仍需尽快发展新能源。应加快推动西北部大新能源(风电光伏)、大运输(特高压和氢能)和大电动汽车的战略,尽快通过大基地把新能源份额做大,使能源发展立足于国内产能,同时满足低碳发展战略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客观要求。按目前发展情况,中国有机会站在世界新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前沿,并占有较大的全球市场份额。
在碳中和进程中,中国的能源安全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目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总体上只要煤炭不出问题,就可以基本上保障能源供应。因此,能源安全主要面临结构性矛盾,石油对外依存为最大弱点。能源安全的短中期和中长期挑战存在差异。短中期减少石油对外依存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这主要依靠新能源系统和电动汽车来实现。中长期来说,届时风电光伏在能源系统中的占比很高,电动汽车规模庞大,化石能源和燃油车消费稳步下降。此时能源安全将主要体现在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供应,而庞大先进的煤电系统将为碳中和提供稳定性并应对极端气候。“先立后破”要求通过降低煤电发电小时数这种逐渐退出的方式,结合发展CCUS技术,保留一个分布合理高效的煤电系统为碳中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