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一个全球共识,更是能源转型的大趋势。
在全球减碳背景下,清洁能源发展空间广阔。光伏由于其在各类清洁能源中综合优势明显,被寄望成为碳中和主力。
严苛的自然环境和极端天气,对光伏电站的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而光伏组件又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太阳能最终通过它转化为电能,推动用电端负载工作。光伏组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光伏电站的质量、发电效率、发电量和使用寿命等。
不仅如此,光伏组件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下游电站的投资收益率。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成本为4.15元/W左右,其中组件约占总投资成本的46%。
因此,光伏组件是否安全可靠,与光伏组件相关的辅材质量是否可靠,安装是否合规等,皆深刻关系到电站质量和投资者的真金白银,并最终影响我国的碳中和进程。
什么样的电站是好电站?
那么什么样的电站可以称为一个好电站呢?
“效率是目的,安全是基础,可靠是保障,缺一不可。”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纪振双认为,衡量电站质量具体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性能有损,故障加权比例低于5%。这是一个核心的指标;第二个是故障造成的事故加权平数低于10。目前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电站占比不到10%。
作为全国单体最大光伏+储能平价上网项目,隆基山西大同新荣600MW+30MWh平价上网项目在关键设备选型供应商上,始终坚持将质量保障和可靠服务放在首位,打造系统解决方案的“最强阵容”。
“我心中的好电站,就是用高品质的设备,加上高质量施工,能够稳定无故障运行25年,给业主带来收益最大化的电站。”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称。
那么,已有的老电站该如何“自我革新”,从而达到安全可靠的标准呢?
纪振双在上述两项指标外,提出参考功率衰减保证值的均值指数,衰减一致性指数,以及PR初值指数。他建议,要用拥有长期主义理念的公司的产品,以便后续维护时该公司仍可提供产品替换。
王淑娟则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尽量选择好公司的产品,防止产品被迅速淘汰;第二,要找一些高质量的产品,防止衰减;第三,不能牺牲质量而降低成本。
组件是电站的核心部分,但与组件相关的配件等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也直接关系到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营。
纪振双表示,从制造端来看,行业仍需多做一些系统性研究。如POE封装材料的应用,海上光伏对各个设备的可靠性要求等。
他以隆基绿能为例称,能够贯穿产业链,系统把握产品质量的企业可以给整个行业带来信心。
隆基绿能是一家全球市值第一的光伏企业,连续多年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这家公司不仅规模惊人,去年在多个国家为终端客户提供高达38.5GW光伏组件,而且技术领先,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
秉持长期主义,行业在行动
“光伏上半场以设备为主导,下半场应以应用为主导。”纪振双说。
隆基的主流产品——182光伏组件,便是从下游需求出发而推出的产品。“组件尺寸存在一个最优点。我们相信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个点,并将坚持下去。”隆基绿能高级产品经理李绍唐称。
近期,虽然面对上游原材料的涨价,隆基仍然非常谨慎,在涉及可靠性的降本上并不争先,李绍唐说。
优秀的光伏电站,应具备抵御极端天气破坏的能力。
对于隆基的选择,市场数据也给出了印证。据pv-infolink预测,2022年,182产品今年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6%。
那么,从整个系统来看,应该如何保证电站的可靠性呢?
王淑娟认为,不仅需要组件产品质量好,还需要好的施工建设。”我们一直说EPC。从设计,到设备购买,再到建设都很重要。以施工为例。正常情况下要求两个人抬组件,赶进度时,大多是一个人扛。从抬到扛,便产生了隐裂风险。”
李绍唐则呼吁,希望行业关注标准化问题。“从硅片、电池的制造到组件的不同尺寸与设计,影响到包括玻璃、接线盒、逆变器、支架等等,出现了多种产品规格,这对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可靠性与成本控制是很不利的。”
巧合的是,隆基的品牌理念恰好是“稳健可靠,科技引领”,“可靠”两个字,被隆基写入了企业价值观,也写入了隆基组件的基因中。
隆基做得不止于此。
为了促进全行业保障产品的安全可靠,隆基在SNEC 2021第十五届(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发布了行业首个“全生命周期质量(Lifecycle Quality)标准”。基于“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理念,“隆基全生命周期质量标准”将确保隆基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可靠运行。
双碳目标正在路上。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其实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5%,所需的风光装机容量可能远远超过这一目标。一般估计今后十年需要每年新增1亿千瓦。
新能源行业责无旁贷。而能源行业创新的主体是能源企业,尤其是新能源企业。发展转型的本质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隆基正在通过真正的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进步的叠加效应,带来产品成本的可持续下降和可靠性的日益提高,最终为碳中和进程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