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时刻!7月16日9时32分,大屏幕上“跳”出数据:最新价50.10元/吨,成交量3000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首单产生!
此时,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湖北分会场上,紧盯着大屏幕的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曾庆祝心潮澎湃:10年试点,4年筹建,湖北等来了里程碑式的一天!
全国碳市场一开市,便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首批纳入2162家发电行业企业,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过45亿吨。未来,该市场还将覆盖石化、化工、钢铁等8个行业。
当日15时,市场收盘,日成交量410.40万吨,成交额逾2.1亿元,收盘价51.23元/吨。中国石油、华能集团、华电集团等企业参与了首日交易。
曾参与湖北碳市场设计的武汉大学教授齐绍洲说,这是我国兑现“中国承诺”,加速碳达峰、碳中和的最新行动。
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商品的碳交易,是全球公认能有效推动企业减排的市场化交易手段——有效减排的企业出售多余的二氧化碳配额,超标排放的企业则需购买配额。
引人注目的是,全国碳市场打上了浓浓的“湖北印记”——湖北牵头建立该市场两大系统之一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设在上海)。
该系统承担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业务,如同碳资产的“银行”和“仓库”,湖北因此成为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中枢。该系统落户湖北,意味着湖北有了首个具有金融功能的全国性要素平台。
“这是湖北敢为人先,十年磨一剑‘磨’出来的!”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刘汉武介绍,2010年湖北提出“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次年,湖北与北京、上海等6省市一起,入列国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2014年4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7年来,湖北建立了成熟的市场体系,累计交易量达3.57亿吨,占全国总交易量的49.6%,交易额达83.75亿元,占全国总交易额的54.8%,参与企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47万吨,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湖北经验”。
据悉,在2017年国家组织的权威评审中,湖北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均得分第一。按照只能承建其中一个系统的要求,湖北选择了牵头承建金融和产业资本更为聚集的注册登记系统。
“过去我们说,湖北碳市场成,则全国碳市场成。今天我想说,中国碳市场成,则‘一带一路’碳市场成,天下碳市场成。”在当日的分会场上,美国环保协会全球副总裁张建宇的话语引来一片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