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简称“暂行条例”)意见的通知,征集意见截止时间为4月30日。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机制,将在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记者表示,要实现碳中和,全国碳市场是标配。
林伯强还表示,碳排放配额是一个动态调整、慢慢收紧的过程,而扩大配额的有偿分配比例将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包括建立碳排放交易基金等,其实都反映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逻辑,以市场化的方式,提高高排放企业的成本,用来补贴减排的企业。
昨天,温州市乐清三家分布式光伏用户签下温州市首批分布式光伏碳资产聚合合作协议。今后这三家用户可将自己的聚合碳减排量资源(俗称碳资产)存入“碳银行”,并在国家自愿减排交易登记簿进行登记备案,取得“绿色认证”的碳量便可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为用户带来收益。
在乐清进行的这项减碳行动,是浙江省电力系统首次进行碳资产聚合的尝试,也标志着温州正式启动分布式光伏碳资产CCER交易工作。CCER是指依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国家发改委备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
作为本次签约单位之一,乐清中科新能源负责人林伟义代表公司进行了首批签约,“我们公司一年的新能源发电量在140万千瓦时,可以换算成煤炭发电的碳排放量(碳资产),而签约之后,我们的碳资产就可以进行碳资源排放权的交易。”
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李昂表示,碳交易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可再生能源市场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指依法获得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而在签约后,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可以为这些参与的用户带来额外的收入。
据悉,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紧抓政策时间窗口,依托温州市能源数据中心,基于碳交易机制模式,启动建立“分布式光伏碳资产虚拟银行”,指导各属地供电公司积极汇聚零散的CCER资产,协助分布式光伏用户进行CCER委托核证,实现碳交易区域供方市场的聚合,提速温州碳排放权交易的步伐。
据温州市能源数据中心统计,温州市域当前分布式并网光伏项目有15500多个,主要分布在乐清、永嘉、瑞安等地,合计装机容量46.4万千瓦。其中,乐清是中国电器之都,分布式光伏单体项目遍布广泛,有6400多个项目,装机容量占温州总量近三成,具有率先开展分布式光伏碳资源聚合交易的先天优势。
来自温州市能源数据中心的另一份数据显示,同样具有“绿色认证”权的风电、水电资源在温州也较为丰富,合计有77.4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此次分布式光伏碳资产聚合试点的启动,将为其他新能源资源带来“碳”机遇,同时有效推动乐清市域清洁能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助力温州加速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