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启动国家能源政策审查,以保障油气稳定供应为前提,加速推进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同时评估天然气制氢和氨的前景,为氢能经济战略规划铺路。业界普遍认为,日本此举是希望通过能源政策调整为2050年完成碳中和目标扫清障碍,但该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始终面临着发电成本高、并网难等瓶颈。
“绿电”需求难以满足
事实上,昂贵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正在成为日本企业的“不可承受之重”,部分日企甚至有迁移海外的打算。据彭博社报道,目前,日本大型企业都在“积极清理”旗下业务和投资组合,有40多家日企承诺将100%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但由于日本清洁电力昂贵且购买渠道艰难,这些企业已经开始考虑从日本迁离。
索尼公司日前表示,日本可再生能源政策没有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支撑,这导致其不得不将生产业务移至海外,否则难以完成100%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吉田宪一郎称:“在日本,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非常困难,数量有限、价格又太高。在多国企业寻求将全球供应链转向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之际,日企在消除自身碳足迹方面仍然步履维艰。”
据了解,索尼计划到2040年旗下所有业务和部门都采用绿色能源。该公司在欧洲的工厂已经全部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北美的工厂将于2030年前完成转型,但日本本土的工厂要完成这一目标异常艰难。面对同样困扰的还有光学机器制造商理光、金融服务公司日生资管等日企。
《金融时报》汇编的数据显示,日企的“绿电需求”根本无法得到满足,目前该国制造领域的工厂仅1%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彭博社指出,如果要达到上述日企100%绿色运营目标,日本不仅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水平,还要大幅调整清洁电力购买机制,以鼓励企业和民众可以较低成本、较便捷途径购买到清洁电力。
“风光”平价上网难
一直以来,日本企业不断呼吁政府放宽可再生能源法规,尤其是土地、海岸线、港口的利用限制,以促进更多太阳能电站、风电场的投建,从而让日本尽快进入“风光”平价上网时代。
为了推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日本于2012年7月引入了固定电价制度,在该制度框架下,电力公司“有义务”在一定期间内、以相同的价格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但其中涉及的税费等则被转嫁至企业和家庭身上,导致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成为了一种“奢侈”。
日本经济产业省指出,实施固定电价制度8年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审视该制度,更多地通过市场手段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去年8月,日本经济产业省通过了固定电价临时修正方案,明确将工商业用太阳能、风能发电项目列为“竞价项目”,旨在通过市场交易和竞标等方式,培育具有竞争实力的电力企业,同时减少民众和企业负担。
行业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指出,日本大型太阳能电站的成本是全球最贵的,目前,该国太阳能发电竞标平均报价为每千瓦时12.57日元(约合0.12美元)。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对废弃农用地的使用限制、电网限制,使得太阳能开发商获得土地异常艰难。
与此同时,日本“风光”电价过高也限制了氢能的发展。据伍德麦肯兹研究总监Prakash Sharma表示,日本电价昂贵,使得该国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比化石燃料制氢高2-4倍。“日本政府期望在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降至30美元/千克,但这有个前提,太阳能与风电的平均能源成本至少得再降37%。”
企业对实现碳中和信心不足
今年11月至12月期间,日本行业研究机构“日经研究”对约500家日本大中型企业进行调查发现,超过2/3的日企认为,日本很难甚至根本无法完成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这凸显出该国推进绿色能源转型面临着极大挑战。
接受调查的日企中,有50%的公司认为,未来10年内,日本有望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有40%的公司认为,日本有望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0%。约44%的受访企业表示,核电站应继续按当前水平运行,以助力日本实现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而27%的受访企业坚持认为,日本必须让更多核电站恢复运行,否则光靠太阳能、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根本无法完成碳中和目标。
一家日本精密机械制造公司的负责人对路透社表示:“大刀阔斧的削减排放,不仅需要超前技术,更需要庞大的资本投入,资源优势本就不足的日本,做出2050年净零排放的承诺,很难让人信服。”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撰文称,尽管日本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但却面临着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困境,森林和多山的地形极大限制了日本太阳能和风电的发展空间,使得该国成为全球清洁发电成本最高的国家。日本向清洁能源过渡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不仅需要对全国能源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革和升级,还要在可再生能源政策方面予以更为明确的激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