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重庆大学举行2024年度概念验证项目发布会,学校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揭牌启动。会上,重庆大学发布了“手机壳”一键监测水质和果蔬农药残留、高效稳定的太阳能电池、无感体征监测电子织物等多项科研成果。
本次发布会还发布了高温物理性能测试仪器、无感体征监测电子织物、腔镜手术机器人等10个概念验证项目,并进行了路演。其中,高性能电驱动系统、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手机智能检测中枢三个项目现场与企业签约,引入社会资本1100万元,所有项目共吸引社会资本超2000万元。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臧志刚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深耕十余年,目前开发出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6.03%(第三方认证效率25.51%),认证寿命为25年。成本采用价格较为低廉的载流子传输层材料和金属背电极材料,将钙钛矿电池的成本降低了2/3,目前成本约为1.1元/W。同时,针对钙钛矿电池面临的成本、稳定性、铅泄露等核心问题,该项目致力开发出多种策略和技术来加速钙钛矿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目前,团队即将通过作价投资方式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已与重庆市种子基金达成投资合作意向,项目的转化落地将促进重庆市打造钙钛矿电池产业链。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