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硅片价格飞速攀升,四季度起光伏玻璃价格“狂涨”,因供需关系进一步收紧,推动玻璃价格新高。光伏玻璃3.2mm市场均价自7月至今涨幅约75%,达到42元/平方米,已远远超过年初29元/平方米的高价位,2.0mm目前34元/平,涨幅55%。今年光伏行业在应对“涨价”的路上,波澜曲折。
在国内疫情已逐步控制,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光伏装机需求被逐渐释放。平价时代的到来亦打开了行业天花板,需求大量释放,在竞价项目及出口恢复的双重作用下,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上涨。
由于光伏玻璃扩产速度远不及组件,今年四季度起,光伏玻璃成为了产业链最大的供应短板。虽然从二季度硅片涨价事件开始,部分头部组件企业就提出了“产业链一体化”的观点,在上游电池片、硅片等环节发力、扩产能,力求打破因个别环节涨价带来的发展掣肘问题。
他们或许也万万没料到,“光伏玻璃”这个材料环节会进入“狂涨价”节奏。
晶硅电池层压工艺
寡头的地位难以撼动
光伏玻璃发源于欧洲,无论是从国际和国内看,光伏玻璃行业市场集中度都很高,“后起之秀们”几乎没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头部组件企业“一体化”的部署中投线玻璃产能的概率也为0。
据国际能源网了解,光伏玻璃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原片生产和深加工两大环节。原片生产是将原料经过混合、熔化、压延、退火和切割五个步骤后,得到未经处理的光伏原片半成品;深加工则将原片进行磨边后进行钢化,得到钢化片,或进行钢化+镀膜,得到镀膜片,用于组件封装。
这个过程中,窖炉是核心的生产设备,也是企业投资最大的设备,窖炉规格情况决定了整体产线的生产状态,而“大窖炉”是现在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拉开行业企业成本差距、提高成品率的重要环节,但是大型窖炉的温度很难控制,目前仅福莱特、信义光能在内的一线企业可以做到。
“窖炉的启停成本很高,产线无法中途关停调整,这需要企业拥有大量的经验和数据积累,才能保证成品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话,即使中小企业能解决资金问题,技术壁垒也会阻挡其前冲的步伐。
据统计,目前行业的成品率平均水平在78%左右,一线企业新上的大窖炉成品率能达到85%,二三线的企业成品率在75%以下。建设一条玻璃产线不难,难的是既做到高成品率,还能保证低成本,这才是竞争的核心,这也恰恰是福莱特与信义光能稳居龙头的利器。
不得不说,光伏玻璃领域的高集中度,全球来看,国际上约80%的光伏电池组件采用中国生产的光伏玻璃。其中福莱特和信义光能处于第一梯队,彩虹、金信、南玻处于第二梯队。因此,福莱特与信义光能这样的一线企业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2019下半年到2020年一季度,光伏组件价格一路下跌,甚至跌到了1.7元/W以下,而玻璃的价格却在26元/㎡的基础上继续上涨至29元/㎡,按照这样的逻辑,好不容易有涨价因素存在,冲至价格高位后,光伏玻璃价格回调的速度估计会很慢。
光伏玻璃供不应求短期难改观
2006年以前国内光伏组件的玻璃完全依赖进口,价格高达80/㎡以上,2007年起逐步实现了光伏玻璃的国产化,价格降到了50/㎡左右,2018年上半年光伏玻璃价格维持稳定在28-31元/㎡之间,后来受5·31事件影响,光伏玻璃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从28元元/㎡掉到了21元元/㎡,8月份跌至历史最低点19-20元/㎡。
在全球都在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光伏发电正在蓬勃发展。根据PV Infolink 海关出口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本土组件累计出口66.8 GW,相较于2018年累积出口41.3 GW,增长了六成,全球光伏装机依然达到115GW,较2018年呈稳定增长态势。在良好海外需求的带动之下,光伏玻璃全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一路从年初的24元/㎡,恢复到年底的29-30元/㎡。
光伏玻璃生产线
2020年下半年,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好转,国内市场陆续恢复正常,海外市场也逐渐启动,上半年被抑制的需求在下半年集中爆发,叠加双玻组件占比不断提升(目前市场主流预测约为25%-30%),以及供应面的扩张没有完全同步,造成了局域性光伏玻璃市场短缺,价格推高至40元/㎡。
此外,为落实中央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对产能过剩的平板玻璃进行限制,并明确将光伏玻璃纳入其中。政策规定,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平板玻璃项目,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减量或等量置换。该政策直接推动了光伏玻璃价格上扬。
从目前来看,“一刀切”的政策+供给端短缺这两大因素短期内仍然无法解决,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及政策趋势,能源安全、清洁化转型将是“十四五”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可再生能源也将在“十四五”迎来更大发展。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光伏在“十四五”装机年均约50GW,期间整体达到250GW,光伏将成为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力,照此看来,光伏玻璃供需紧张的形势难以快速打破。除非,终端项目减少或市场需求变淡,光伏玻璃价格才可能会回落至适当高位。
组件封装还有另一条路
自2015年起,光伏行业开始量产双面电池,双面电池组件逐渐成为行业的关注点。目前,双面组件已经占据组件的30%-40%左右的市场份额,预计明年将突破50%。市场需求的催生下,双面双玻不是唯一的组件封装方式,近两年透明背板封装也逐渐走上台前,成为行业内观望并尝试使用的新方式。
据了解,2015-2018年的三年里,双面组件采用的是双层玻璃封装,也就是被称为“双面双玻组件”。经过多年应用,双玻组件产生被PID现象,双玻爆裂率高,重量重,不易搬运,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更高的诸多问题困扰。于是出现了双玻组件加边框,使用POE封装,2.5mm转2.0mm玻璃减重等技术路线,但一方面增加了制造成本,一方面牺牲了供应链安全性,此时业内立项“透明背板封装方案”呼声越来越高。
在玻璃价格“狂涨”的当下,透明背板的性价比优势越来越明显。而且现在有个有意思的现场,光伏玻璃的价格随产能供应、政策驱动等多重原因猛烈上涨,而透明背板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规模化应用,破除了“新产品高价格”魔咒,价格逐渐降低,今年以来中来股份,已经将透明背板的价格控制在了21元/㎡左右。与此同时,持续扩大透明背板的产能。
2019年上半年透明背板组件出货量突破GW级。2019年透明背板组件全球出货量超过2.5GW,2020年透明背板组件出货量达到7GW。随着生产企业越来越多,产能逐步提升,市场认可度提高,预计明年将超过14GW,甚至有可能因为玻璃环节的波动,会有更多透明背板产能出现。
目前生产制造透明背板组件的厂商多达60家,知名厂商如晶科能源、国家电投、腾晖光伏、协鑫集成等,海外组件厂占比达到了40%。在光伏玻璃缺货+价格飞涨的局面下,或许透明背板的“市场契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