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高效光伏电池的主流产品是PERC/PERC+,截至目前,PERC/PERC+的量产效率已突破23%,但效率挖潜正逐步接近极限,但光伏发电的降本需求是长期存在的,这种降本需求将驱动电池片向高效率技术迭代。而异质结作为平台型技术,提效潜力巨大,正在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
相对于其他光伏电池,异质结电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效率高、低光衰、温度系数低、弱光响应高等方面。以衰减来说,困扰晶硅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光致衰减,而异质结电池天然无衰减,甚至在光照下效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做异质结光致衰减实验时发现,光照后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增加了2.7%,在持续光照后同样没有出现衰减现象。这些优势带来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电池具备更高的发电能力、度电成本更低。
目前,HIT电池的实验室效率在26%以上,现有设施的平均量产效率在23.5%左右,业内普遍看好异质结未来两年的量产效率可达到25%左右。异质结在相同功率下较其类型的组件发电能力更强,较多晶组件高10%以上,较单晶PERC组件高5%-10%。同时,HIT组件双面率更高,若考虑双面发电,HIT组件具备更高的发电增益。业内估计,相较于目前主流的晶硅太阳能,异质结单晶太阳能电池技术在发电性能上可实现25%的增益。
异质结电池最早由日本三洋公司在1990年成功开发。但到2015年后,中国开始成为异质结研发和产业化的主战场,大量企业参与到异质结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以爱康科技为例,该公司早在2010年就开始培育异质结核心技术,截至目前已形成了较强的核心技术优势。不仅如此,爱康科技在异质结产业化方面也走在行业前列,依据公开信息,爱康科技子公司爱康光电一期项目(2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其中的900MW组件项目已经投产。除爱康科技外,通威股份、汉能控股、晋能集团等企业也在大力布局异质结。
不过,异质结想要全面替代PERC,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但值得欣喜的是,国内异质结电池量产成本很快将大幅降低,原因是异质结电池的生产设备正在加速国产化。据SOLARZOOM 新能源智库统计,HJT相关设备在近一年里已完成国产化,总成本从去年11月的17亿元/GW,下降至4亿元/GW。
中银证券测算,当前异质结组件所具备的合理溢价空间可允许HJT电池非硅成本比PERC电池高出0.18-0.27元/W,异质结电池非硅成本的临界范围约在0.4-0.5元/W。目前异质结电池非硅成本水平大致位于0.6-0.7元/W区间,在低温银浆、设备折旧、靶材耗用等方面均有较大的降本潜力。预计9BB多主栅工艺对银耗的降低可节省非硅成本0.05-0.06元/W;SmartWire技术和低温银浆的国产化则有望进一步降低银浆成本。设备方面,全部国产化预计可降低折旧成本约0.05元/W;靶材方面单耗和价格的下降预计可降低成本约0.01-0.02元/W;此外HJT电池本身的提效可提升电池的成本空间,而硅成本则有望受益于后续N型硅片的持续减薄。
业内普遍认为,在HJT电池成本进入临界范围的过程中,产业化脚步即有望逐步加快,成本进入临界范围后,HJT电池对现有技术路线的替代则有望迅速推进。预计未来2-3年,异质结电池将全面对目前主流的PERC电池进行替代。
异质结的崛起或将彻底改变我国光伏产业的竞争格局,爱康科技、东方日升等具备先发优势和较深技术积累的企业未来更有希望成为未来的龙头。其中,爱康科技作为我国率先布局异质结的光伏企业之一,在产业化方面走在了前面。公司正在浙江长兴县建设大型异质结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其中一期项目已于2019年3月动工,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8GW高效异质结(HJT)光伏电池及1.8GW高效组件产能,目前该项目已接近投产;另外,爱康科技子公司爱康光电一期项目(2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已经投入5.7亿元,其中900MW组件项目已投产;除此之外,爱康科技的非公开增发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拟募资11.9亿元建设异质结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1.32GW高效异质结(HJT)光伏电池及组件产能,项目按总体规划分期分阶段实施,该项目预计在2022年1月全部建设完成。
近期,爱康科技还与水发能源达产战略合作,水发能源将积极引入爱康科技生产的异质结组件等至水发集团合格供应商名录并优先使用公司的产品,并在2021年内,向爱康科技采购不低于300MW异质结高效组件;爱康科技计划2021年内建成2GW异质结电池项目,水发能源可在爱康异质结项目的供应链金融合作方面提供相应的资源,助力爱康异质结项目尽快规模量产,占领行业高地。
责任编辑: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