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伏們获悉,国家能源局发函委托水电总院、电规总院以及国家电网对青海至河南特高压直流配套可再生能源基地(二期)、陕西至湖北、甘肃至山东特高压直流配套可再生能源基地进行规划研究。根据文件,三大基地规划方案将于2020年底提交。
文件要求规划要结合送端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建设条件、系统调峰情况以及送受端电力市场交易情况,提出送端区域配套光伏、风电基地和青海配套水电的规划方案,同时做好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布局与发展政策的衔接。
根据此前流传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初步规划,上述三条特高压配套风、光项目共计约16.5GW。
2020年9月,青豫直流工程正式通电,配套3GW光伏、2GW风电项目也于930前完成并网(世界首条100%输送清洁能源的特高压——青豫直流通电仪式启动,青海再添5GW风、光电力)。截止目前,青豫直流工程已经实现了华中四省的受电全覆盖,累计向河南输送20亿度绿电,随着输送能力的不断提升,预计未来每年可向河南输送“绿电”400亿千瓦时。
随着青豫直流工程正式通电,青豫第二条特高压通道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展,相关可再生能源电源配套项目规划已经启动,有消息称第二期配套项目或新增3.5GW光伏与1.5GW风电,获将于年底获批,2021年启动项目招标。
根据公开信息,陕西至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已经于2020年2月正式动工,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曾出席开工仪式。3月,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了《关于陕西陕北煤电基地陕北至湖北输电通道电源建设规划有关事项的复函》,煤电产能规划为796万千瓦。
此前榆林日报公开报道显示,陕西至湖北特高压配套设计年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配套电源规模约14GW,除煤电8GW外,新能源电源预计规划6GW。目前,陕西至湖北直流工程各标段线路已经陆续完工。另外,在湖北《能源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已经在争取第二条特高压输电工程落点湖北并尽快开工建设。
事实上,国家能源局在2018年曾下发文件《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新批复7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并要求加快相关线路的工程建设。青海至河南、陕西至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便在此次规划中。
2019年6月,甘肃和山东两省政府签署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初步拟定输电容量为8GW。这意味着,甘肃—山东特高压直流配套项目的正式启动。
实际上,陇东-山东特高压配套项目的初步规划研究早已启动。2019年11月,华能庆阳及白银地区风、光、储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公示可研及勘察设计公示中标结果,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6188万元的价格中标。
招标公告中提到,华能庆阳及白银地区风、光、储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是华能集团以陇东送山东特高压通道建设为依托,规划的一体化大型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依据国家现行新能源政策,以陇东-山东±800kV特高压直流通道外送形式实现平价(全部投资税前收益率8%以上)上网。
根据规划,配套可再生能源项目总装机5.5GW,其中风电4GW、光伏1.5GW;白银地区新能源规划总装机3.5GW,其中风电1.5GW、光伏2GW。另外,该规划还明确了庆阳华池县120MW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其中风电100MW、光伏10MW、储能10MWh。
随着国家能源局发函正式启动规划研究,各发电企业对于项目资源的争夺战已经开启。10月14日下午,武威市人民政府和山东发展投资集团代表签约了“陇电入鲁”工程配套3.5GW风电项目。
近期,国家能源局在对《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100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2019年10月,国家能源局组织相关单位赴甘肃平凉、庆阳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推动陇东电力外送相关工作。2020年1月以来,多次组织甘肃、山东及途径省份等有关单位座谈,咨询机构初步完成了相关研究论证。2020年8月,召开陇东至山东输电工程座谈会,讨论工程规划建设方案,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下一步,将结合直流前期工作及配套电源落实等情况,在电力“十四五”规划中对“陇电入鲁”通道尽快予以明确,统筹推进工程建设。随着本次规划的启动,甘肃至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配套项目将正式明确。
随着光伏进入全面平价时代,以地方为主导的特高压配套可再生能源项目已经逐渐成为新能源项目的主流开发模式。光伏們了解到,目前已经有超过15条特高压在规划中,特高压配套可再生能源项目将成为“十四五”后期风、光需求的重要支撑。
参照青豫直流工程一期的推进情况来看,从2018年10月动工到2020年6月底通电,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周期约为两年,但配套可再生能源项目资源的招标工作或将在“十四五”前期完成。
此前,在光伏們举办的第五届新能源电站设计与设备选型的研讨会上,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增隆冬—山东、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陕北—武汉、雅中—江西、金上—湖北、哈密北—重庆等跨省区直流输电工程,到2025年跨省输电能力将接近3亿千瓦。未来,将考虑更多类型的多能互补,包括风电、光伏、光热、煤电、储能等,“十四五”期间多能互补综合基地开发模式将成为主流模式。
具体文件见下:
责任编辑: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