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通过发电卖电获得收入,用户用电需要交纳电费,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欧洲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一种相反的现象,即“负电价”(negativeprice)。负电价是指当电力市场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幅提高后,电力市场供大于求,市场结算价为负值。
继原油、天然气价格可为负后,“负电价”也来了。疫情在欧洲爆发以来,欧洲批发电价惨烈崩盘,已经下跌了30%到40%。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自今年3月实施封锁政策以来,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均出现了负电价。据当地媒体报道,在德国,仅今年第一季度已有128小时处于负电价状态。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导致欧洲电力需求下降了20%,法国下降了至少15%,德国下降了近10%。进入4月以来,光伏发电迎来了发电高峰期,发电量节节攀升,“负电价”或将还会不时出现。意味着这种倒贴钱请人用电的事情,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行业将更加频繁。
在德国,用户一般与售电商签订售电服务协议,协议期限通常是一年,给用户的电价在协议期限内是固定的。因此个人用户也是很难享到负电价的。
即使电价变成“负电价”,电厂也不可能停止生产。根据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法案》,不管批发电价处在怎样的水平,大多数可再生能源发电厂都可以按照产量获得相应的“上网电价补贴”,即哪怕电价为负,也可以收到稳定的补贴。
据悉当电力供大于求时,解决办法主要有两个:停止发电、采取负电价,前者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损失。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看,电力发电的综合成本包含边际成本与运营成本两部分。施行负电价,虽然边际成本为负,却减少了运营成本的损失。如果从综合成本来看,电力供应商损失并不会太大。目前欧洲多国出现负电价,其实是短期离散的表现,中长期来看,不必过于担心。
责任编辑: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