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通过大力培育"农光互补"产业模式,不仅形成了"顶上有光伏、地上有农业、周边能务工、重点乡镇有物流仓储配套"的产业综合发展格局,也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由薄弱向持续稳定增收的转变。
渭源县清源镇池坪村村民李全德,家里四口人,两个女儿都在渭源一中上学,孩子争气。他家享受东西部协作光伏带动项目,每年分红2000元。连续2年共享受养殖业"以奖代补"项目19000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李全德是渭源县农光互补项目的受益者,像老李一样,全县还有很多。渭源县利用丰富的光照资源,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着力构建"光伏+"全产业链光伏扶贫体系。
自2017年渭源建成的元古堆村3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典型经验,被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中学习会议作为学习案例、并作为典型示范在全国推广以来,国扶办把光伏扶贫工程列为"十大扶贫工程"之一、把渭源县列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示范县"。
乘着东风,渭源县抢抓政策机遇,按照"建设资金全部由财政筹集、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发电收益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村上用‘四议两公开’法确定村级公益岗位、村集体以购买贫困户劳动安排岗位、贫困户以公益劳动获得薪酬"的方式,先后分四批次实施村级光伏扶贫项目60.249兆瓦,实现135个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渭源县将光伏食用菌产业作为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主要举措之一,累计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3530万元建设村级光伏电站,投入1258万元发展食用菌产业。
邯彦荣是李全德的同村人。他家有7口人,两位老人均已丧失劳动力,大女儿大学毕业后现在新疆实习,二女儿上大二。他家也享受东西部协作光伏带动项目,每年分红2000元,解了燃眉之急。与此同时,享受2018年养殖业"以奖代补"项目中华蜂5箱,良种羊5只,2019年享受"养殖贷"项目,补助资金8000元。
"村里建起了‘阳光银行’,我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在老百姓眼里,光伏电站就是在地里"种太阳"。
"太阳一出来,我们感觉钱就来了,心里暖洋洋的。"元古堆村村民杜文文说。
渭源县在光伏扶贫产业推进过程中,特色明显。
"农光互补"模式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在规划设计方面,按照"光伏+农业"的模式,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通过大力发展"光伏+食用菌""光伏+蔬菜"等农光互补产业,互补食用菌1600亩,设施蔬菜、党参和黄芪育苗等种植业750亩,互补特色养殖业150亩,互补率达到85%以上。在带贫机制方面,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园区)+农户"的"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落实"五统一分一标三提高"的带贫增收机制、三保底再分红的利益核算机制增收。在增收成效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农光互补产业,贫困户和贫困村实现了多渠道增收,1042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户均收益2600元;1280户贫困户通过承租光伏食用菌大棚,年均收入1.5万元以上……配套产业收益叠加效应持续放大。
科学分配收益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全县光伏发电总量为7.83万度,135个贫困村村均每年通过村级电站获得收益40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到不断壮大的实质性转变。在收益分配上,按照"四议两公开"议事规则,在优先保障因重病、二级以上残疾等特殊救济户的前提下,确定公益性岗位和数量。全县135个贫困村共设立垃圾清洁员、道路维护员等8个类别的村级公益岗位服务人员1.2万,每年可获得收益2000元—6000元,人均工资报酬3500元左右。同时,除特困群体救助资金,村级公益性岗位支出外,村均集体积累5—10万元。
专业化运维管护确保电站长期稳定运行。明确保底发电量要求,每千瓦发电量不得低于1300度,如保底发电量达不到要求,将按照运维费用30%—70%的比例予以扣除,保证发电量持续稳定。有效降低运维成本,强化日常监管,解决了由于村级电站分散、日常监管难的问题。
通过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 实现了单一光伏产业向现代农业综合效益转变。通过大力培育"农光互补"产业模式,形成了"顶上有光伏、地上有农业、周边能务工、重点乡镇有物流仓储配套"的产业综合发展格局。
同时,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由薄弱向持续稳定增收的转变。县上为每个贫困村配建300-500千瓦规模村级电站,村均发电收益达到40万元左右,加上村级光伏电站农业设施租金收入,村办合作社产业发展收入,村集体每年累计收入达到45万元左右,集体经济薄弱或"空壳"村实现了收入持续稳定增加、持续发展壮大的良好发展局面,光伏电站成为了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增收实实在在的"阳光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