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行业发展史,有太多掀起一轮热潮后便逐渐淡出视线的“新技术”:比如天价硅料时期出现的冶金法多晶硅、砷化镓电池+高倍聚光系统、1366 的熔融硅片技术等。然而,近年来真正谈得上成功“颠覆”、并对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变化,也仅有金刚线切割对砂浆切割的替代这一项。
光伏产品的终端应用场景是一个设计寿命 20 年以上、投资回收期可长达 10年以上的公用事业属性行业,这意味着终端投资者拥有天然的低风险偏好,同时也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造成了天然的阻力。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结合产业发展史中的各种案例,一项光伏产业中的新事物,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工艺要实现快速推广,只有两条途径:第一,这种提效降本方案不会显著改变产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即可靠性无需实证环境下的长期验证;第二,这种变化能够带来产品性价比的显著提升,即理论投资回收期大幅缩短,令终端投资者愿意为此承担一定的风险。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政策调整、执行效果低于预期;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尽管短期政策落地将促使产业链开工逐步恢复正常,并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市场情绪,但光伏产业链结构性产能过剩仍然是不争的事实。如果需求回暖不及预期,或后续有预期外的政策调整,都将对产业链产品价格及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作者系国金证券分析师)
责任编辑: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