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西安太华路38中学门前一辆电动面包车在行驶过程中起火。而就在7天前的7月25日,西安南二环太白立一辆电动面包车也在行程过程中突然起火。7月30日凌晨,南京市江宁区一处电动汽车充电站内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火车突然失火,并引燃多辆汽车。
7月份,全国各地发生多起电动汽车起火事故,绝大部分都为新能源专用车,起火场景主要在行程和充电过程中。这表明,新能源专用车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的重灾区,这或与专用车搭载的质量参差不齐的动力电池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海外也发生了一起新能源汽车起火爆炸事故,涉及两家国际知名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
近日,外媒报道称,一辆现代Kona电动车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座居民车库里发生了爆炸。该车购于今年3月份,搭载LG化学生产的高比能动力电池。在车主的自述中,他的Kona是在未插充电枪、车辆静置的状态下突然发生爆炸的,这意味着问题的根源在于动力电池。
据了解, Kona的国产版本昂希诺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中国上市,搭载的则是宁德时代64.2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
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生了数十起电动汽车起火事故,绝大部分事故原因都直指动力电池,这表明动力电池质量问题是导致电动汽车起火的主要原因。
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董事长李开国谈到,目前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主要有5个场景,分别是充电自燃、行驶自燃、碰撞自燃、浸泡自燃、停车自燃,其中充电自燃与停车自燃占比最高。
在自燃事故中,大部分事故车辆都是搭载2016年左右生产的NCM523三元材料电池。而如今为了快速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811材料已经开始在动力电池中应用。随着高镍的应用,电池的热稳定性将会变差,未来发生的安全性风险更大。
当前,在国内自主品牌上,已有包括吉利、广汽、蔚来等多家车企的数十款车型宣布将应用高镍体系电池。在国际车企方面,特斯拉、宝马的应用较为靠前,包括大众、现代、日产、PSA等陆续给出了配套应用的时间表。
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生一起明确搭载高镍811电池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但从众多车企发布的高镍811电池应用时间表来看,2020年或将成为高镍811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年。届时,是否会发生多起高镍电池车型起火事故还有待观察。
但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补贴加速退出,大批实力不足的电池企业已经开始退出动力市场。而留下的电池企业也将再经历一至两次行业洗牌,最终只有少数电池企业能够生存,这也有利于提升动力电池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从而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安全保障。
下面就来看看本周锂电行业都有哪些新技术和大事件吧。
01、三星SDI Q2锂电池营收净利上扬
三星SDI发布财报显示,公司2019年4-6月期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9%至2.4万亿韩元(139.8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9%至1573亿韩元(9.2亿元)。其中净利润增长53%达1602亿韩元(9.3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047亿韩元(6.1亿元)。
其中,三星SDI锂电池Q2销售额为1.8万亿韩元(104.9亿元),同比增长5.3%,占总体营收的75%。主要是受益于欧洲电动汽车(EV)动力电池以及美国储能电池系统的销售增长所致,同时智能手机对聚合物电池的高需求也对其电池销售增长有所贡献。
三星SDI表示,下半年随着新电动汽车车型的推出,其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进一步增加,预计盈利情况将进一步改善,而电动工具和真空吸尘器的小型锂电池的需求也会出现增长。
02、硅基负极公司获巨头12亿元投资
外媒报道称,由特斯拉前工程师Gene Berdichevsky和Alex Jacobs创立的一家初创公司Sila Nano开发了一种硅基负极,用于取代锂离子电池中的石墨材料。
该公司称,硅基负极可以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20%。而Berdichevsky在一次采访中更是乐观地认为,使用其具有柔韧性的硅树脂负极可以使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40%,从而支撑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可行驶620英里(1000公里)。
今年4月,戴姆勒股份公司份收购了美国电池材料专业公司Sila Nano的10%股份,跟投的企业还包括8VC、西门子等,共获得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的融资。Sila当前估值超过10亿美元。
03、斯洛伐克建设国内首条动力电池生产线
外媒报道称,斯洛伐克集团InoBat和美国能源技术公司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计划投资1亿欧元(7.68亿人民币)在斯洛伐克建立一条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线。初期产能为100MWh,计划于2020年开始建设,2021年底开始投产销售。
据了解,该产线每年可生产1500辆电动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而长期计划是将产能扩大到10 GWh,具备年产150000个电池组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