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上,第一片埃及自行生产的高端太阳能电池片成功下线,结束了埃及没有一条完整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历史,实现埃方自行生产高端电池片的“零突破”。“这个项目全部采用中国技术、中国专利和中国标准,是湘非国际科技合作的一个典范。”从2016年中埃可再生能源联合国家实验室开建,到今年5月埃方自行生产高端电池片,其背后离不开中国电科48所科研人员的潜心奉献。两次前往埃及参与实验室建设的中埃项目中方团队负责人、中国电科48所采购与招标中心副主任杨晓生告诉记者,在项目建设中,中埃双方克服了诸多困难,深刻体会到了中非人民兄弟般的情谊。
带领团队两次前往埃及
埃及坐拥丰富的阳光资源和纯度较高的硅矿资源。2016年,为加快埃及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国光伏装备、技术、标准“走出去”,中埃携手启动了“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国家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由中国电科48所与埃及科研技术院共同建设实验室。
两年多的建设期间,中埃双方的科研人员共同克服了特种运输、实验室净化改造、原辅材料、沙漠气候环境下设备运行等诸多困难,成功拉通了埃及首条完整涵盖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各环节的生产线。在建设期内,双方进行了近百人次的交流访问,中方累计派出近50人次的人员赴埃及。
“作为中方科研技术人员,我先后两次带领团队前往埃及工作。”杨晓生说,2018年9月,在埃方完成实验室车间改造后,所有设备开始进场。“我第一次去埃及是2018年底。作为中方团队现场负责人,我此次赴埃是完成实验室外围设备(供气供水、排废气废液等设备)的安装及调试,以及部分工艺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并对所有设备进行了上电检测。”
今年1月底,杨晓生从埃及回国。一个多月后,他又带着5人团队再次前往埃及。“这一次主要是进行调试、试产及培训,一直到今年5月31日才回国。”杨晓生说。
中埃齐心克服种种困难
异国他乡、条件艰苦,杨晓生带领团队在埃及项目现场克服了种种困难。
杨晓生介绍,当地气温高,沙尘多,紫外线强烈。因为气候条件原因,埃方当地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不长,他们一般上午9时上班,下午2时30分就可以下班,而且由于习惯不同,他们的工作效率没有中方这么高。
突然改变当地人长期形成的生活、工作习惯,难度不小。但项目进度不等人,改变势在必行。
“根据项目的进度要求,需要把工人每天工作时间调整到至少8小时。在进行协商后,埃方把每天工作时间进行了延长,改到下午5时下班。”杨晓生说,由于项目进度较紧,在埃及工作期间,他和团队基本上没有休息日,埃方每天也会安排人员配合他们工作,“有时我们会加班到晚上,埃方工作人员也会一同坚持。”
另一方面,杨晓生带领的团队还面临埃方人员培训的困难。虽然埃方招的操作员和工程师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生,但是他们对光伏没有任何知识积累,中方团队在调试设备的同时,为了保证后续能让埃方自主运行实验室,只好每天坚持对他们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今年5月20日,经过中方科研人员培训后,由埃方人员完全独立操作,成功地将涵盖7大工序、涉及20多种专业设备的光伏电池生产线运转起来,并生产出第一批高效光伏电池,成为埃及新能源领域的里程碑。
唯一空调公寓让给中方人员
“中非一家亲”,杨晓生在埃及的工作和生活中,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埃及的生活条件和国内比还是有差距,特别是这个项目位于埃及中部城市索哈杰,埃及科研技术院在索哈杰市区有三套公寓,为了照顾我们的生活习惯,他们把唯一的一套有空调、装修最好的公寓给我们中方团队住。”杨晓生说,“即使埃方单位的实验室主任、技术顾问从开罗来索哈杰现场时,住的公寓都是没有空调的,但他们从不在意。”
杨晓生介绍,索哈杰是埃及内陆的一个小城市,当地的工业材料市场比较单一、也比较小,比如断路器、电磁阀、电机等工业材料在当地就买不到,配合工作的埃方承包商经理了解情况后,立即电话联系开罗的采购人员,在开罗找到材料并尽快送到索哈杰。
“开罗到索哈杰600多公里,高速公路沿途都是沙漠。”杨晓生说,“有时我们急需材料,埃方会安排司机连夜从开罗开车送来,这让我们非常感动。”
“埃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也是光伏湘企进军非洲的桥头堡。共建中埃可再生能源联合国家实验室,是湘非国际科技合作的一个典范。”杨晓生认为,通过中埃共建高水平联合实验室,构建两国机构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可再生能源技术、新材料工艺和新能源应用的创新研究,实现成果转化,促进当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领域内两国企业合作搭建桥梁,也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产能及工程能力向非洲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
责任编辑: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