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西门子在德国慕尼黑宣布,将剥离旗下的油气与电力集团,并转让在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的股份。未来,西门子的核心实体业务将聚焦在数字化工业和智能基础设施两部分。
业务剥离重组的同时,西门子全球大约有10400名员工将或将面临被裁的风险。尽管西门子同时宣称,到2023年,计划实现的业务增长将创造约20500个新的就业机会,但短期内,裁员的人数恐怕要远高于新增的岗位数。
从1872年就进入中国的西门子,在中国油气和电力行业深耕多年,收获颇丰。2018财年,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收达到81亿欧元,拥有超过3.4万名员工。此次大调整会对中国的业务有什么样的影响?据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了解,该调整方案由西门子总部直接宣布,中国区的具体措施暂时尚未公布。
仅保留数字化工业和智能基础设施实体业务的西门子,是能源转型战役里的逃兵,还是先驱?这一次,大象的舞步将有怎样的节奏和姿态?
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同时剥离
在传统能源领域,西门子可以说是行业的老大哥;在新能源行业,收购了西班牙风机制造商歌美飒之后的西门子是全球第三大的风机制造商。对于这两大业务,西门子都将剥离。
5月7日,西门子股份公司监事会批准了“公司愿景2020+”战略构想的后续举措,其中包括剥离公司的油气与电力集团(GP)。
西门子油气与电力集团(GP)由石油和天然气、常规发电、输电和相关服务业务组成,它将通过剥离和随后的公开上市(分拆)获得完全的独立性和企业自主权。此外,西门子计划将其在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的多数股权(59%)转让给油气与电力集团。按照这一计划,上市工作将在2020年9月前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西门子将放弃其在油气与电力集团的多数股权地位。但是,西门子仍将是新公司的主要股东,最初的持股比例或将略低于50%,在可预见的未来,其持股比例将高于拥有否决权的少数股权。
也就是说,西门子的油气、电力以及风机业务或将迎来新的控股方,也有可能更名改姓至新的公司名称。
对于这一剥离计划,西门子将在2020年6月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对分拆及随后的公开上市计划进行决议。如获批准,西门子随后将剥离油气与电力集团,以及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西门子认为,这样的剥离方案更有利于做大做强其能源业务。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Joe Kaeser)说:“这一举措将打造一家专注于能源和电力领域,并拥有独特和完整业务布局的企业,它能够涵盖能源市场的全部业务范围,这是其他任何公司都无法比拟的。”
西门子油气与电力集团首席执行官戴俪思(Lisa Davis)则乐观地表示:“作为唯一一家在整个能源价值链——包括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领先业务组合的公司,我们拥有独特优势。现在我们将拥有更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能够完全专注于来自市场和客户的非常具体且快速变化的需求。”
中国的能源业务何去何从
对西门子来说,中国是其第二大的海外市场。一般情况下,中国市场的调整落实会比其总部的节奏慢一些。但如此大规模地调整,其在中国的业务多少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目前,西门子中国公司的媒体传播部拒绝对中国市场的调整方向做出回应和评价。
在传统能源领域,西门子中国业务里最具有竞争力的是大型燃气轮机。天然气发电由于比煤电清洁和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一度被人为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中国的气电发展并没有如预期般那么迅速。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气电装机为8450万千瓦,较2015年仅增长1850万千瓦,距离“十三五”规划目标仍有超过2550万千瓦的巨大差距。
不仅中国如此,全球大型燃气轮机市场也不景气。2018年财年,西门子油气业务营收为124.41亿欧元,同比下降19%,利润为3.77亿欧元,同比下降76%。
内忧外患之下,即使没有此番调整,西门子在中国的燃气生意都不容乐观。
在风电行业,西门子的中国业务就没多大建树了。尽管中国的风电行业经历了大跃进式的发展,但西门子以及其收购的歌美飒,比起中国本土的风机制造商来说,订单少得可怜。
西门子方面曾表示其在中国的风电业务可以追溯到30年前,但直到2010年11月,西门子才在中国上海成立第一家风机叶片制造厂。当时,西门子投资了3500万欧元,计划年产风机叶片超过600台。
不过,西门子在中国的风电业务一直没有起色。即使西门子风电部门和歌美飒在2017年4月合并后,这一境况也并未改观。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1亿千瓦,而西门子歌美飒仅以492万千万千瓦排名第十三位。
从西门子剥离出来之后的西门子歌美飒公司会在中国风电市场收获更多吗?或许,该公司把开拓市场的希望放到了分散式风电这一新的领域。不久前,西门子歌美飒陆上风电亚太总裁安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分散式风电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推广分散式风电将促进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的发展,西门子歌美飒将积极参与中国市场,希望能将欧洲的先进经验引入中国。
责任编辑: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