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技术 > 正文

为提高转换效率 日本在结晶硅光伏电池背面采用聚酰亚胺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9-03-29 14:15:56

导读: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太阳能研究中心于2010年8月9~10日在筑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成果报告会”。为了提高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产综研以低成本形成背面钝化层,将聚酰亚胺以丝网印刷成膜作为了目标。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太阳能研究中心于2010年8月9~10日在筑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成果报告会”。会上介绍了在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背面采用聚酰亚胺的成果。

为了提高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各公司纷纷探讨采用SiN及Al2O3等作为背面钝化层。但因都需要采用CVD成膜,存在制造成本增加的课题。产综研为了以低成本形成背面钝化层,将聚酰亚胺以丝网印刷成膜作为了目标。

聚酰亚胺采用了PI技术研究所的嵌段共聚聚酰亚胺。除了可通过丝网印刷成膜之外,因反射率较高,作为背面反射膜的效果也备受期待。

应用于面积为4cm2的多晶硅型太阳能电池单元时,单元转换效率为16.9%,短路电流密度(Jsc)为36.9mA/cm2,开路电压(Voc)为0.620V,曲线因子(F.F.)为0.738。由于可获得相对较高的短路电流密度,因此明确了采用聚酰亚胺的背面反射层的有效性。

据产综研介绍,如果能通过优化背面电极的构造提高F.F.,则有可能实现18%的单元转换效率。产综研今后将调查单元与聚酰亚胺的界面状态及聚酰亚胺的可靠性等。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为提高转换效率 日本在结晶硅光伏电池背面采用聚酰亚胺

为提高转换效率 日本在结晶硅光伏电池背面采用聚酰亚胺

导读: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太阳能研究中心于2010年8月9~10日在筑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成果报告会。为了提高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产综研以低成本形成背面钝化层,将聚酰亚胺以丝网印刷成膜作

结晶硅光伏电池聚酰亚胺转换效率
2019-03-29
为提高转换效率 日本在结晶硅光伏电池背面采用聚酰亚胺

为提高转换效率 日本在结晶硅光伏电池背面采用聚酰亚胺

导读: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太阳能研究中心于2010年8月9~10日在筑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成果报告会。为了提高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产综研以低成本形成背面钝化层,将聚酰亚胺以丝网印刷成膜作

结晶硅光伏电池聚酰亚胺转换效率
2019-03-29
光伏行业面临七大痛点: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光伏行业面临七大痛点: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光伏行业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在这一光鲜亮丽的背后,光伏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痛点,亟待解决。本文将详细剖析光伏行业目前存在的七大痛点,并

光伏行业痛点转换效率电网接入难题
2024-04-24
26.41%!钙钛矿电池再破效率纪录

26.41%!钙钛矿电池再破效率纪录

清华大学易陈谊团队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多功能空穴传输材料 T2(化学结构如图所示)。该材料可以由低成本的商业原材料高产率的合成,适合大批量生产(已实现单次超过15克的合成),其原材料成本仅为常用spiro-OMeTAD价格的三十分之一。相较于spiro-OMeTAD,T2不仅跟钙钛矿具有更好的能级匹配,还与钙钛矿层的部分局部电子态密度(LDOS)有所重叠,这有利于增强电荷提取能力,降低电压损耗。T2与掺杂剂Li-TFSI具有强结合力,可形成无针孔的HTM层。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2024-03-25
24.5%!国内再次刷新全钙钛矿叠层组件世界纪录效率

24.5%!国内再次刷新全钙钛矿叠层组件世界纪录效率

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课题组在大面积全钙钛矿叠层组件领域取得新突破,经国际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测试,其稳态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4.5%,刷新了全钙钛矿叠层组件的世界纪录效率,为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的量产和商业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2月23日以“Homogeneous crystallization and buried interface passivation for perovskite tandem solar modules”为题,发表于Science期刊。

全钙钛矿叠层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
2024-02-26
26.1%光电转换效率的钙钛矿电池诞生

26.1%光电转换效率的钙钛矿电池诞生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固体所)、中国科学院光伏与节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旭、田兴友团队与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Nam-Gyu Park、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戴松元合作,首次发现阳离子分布不均匀是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主要原因,并成功制备出“均匀化”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获得26.1%的光电转换效率,认证效率为25.8%。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2024-02-19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为提高转换效率 日本在结晶硅光伏电池背面采用聚酰亚胺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