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在全行业都在努力实现平价上网的时候,却因为一些小细节的忽略导致光伏产业的收益被“偷”走?
爱因斯坦说过:“上帝不会掷骰子”,但海森堡的量子测不准理论证明了事物有其随机性。而即使不在量子力学范畴,由于精度和随机性,测量的结果都会存在不确定度。
光伏组件的定价主要基于其标称功率值,即常说的峰值瓦数。然而,光伏组件的功率测量容易受到辐照度、光谱、温度、测试设备和随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功率测量偏差,业内称为光伏组件标称功率的不确定度,目前业内普遍存在3%-5%的偏差。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关乎组件企业信誉和业主投资收益,应当引起重视。
目前在中国,测量不准对组件厂商而言损失相对更大。国内投资企业为了避免投资风险,基本都要求正功差。一个5GW的组件厂,生产275W±3W的组件,正功差取中间值1.5W计算,每年损失可能会达到27MW,对于一些净利率低至1%以下甚至亏损的企业来说,减少这部分损失意义重大。此外,如果考虑有些组件因为测量不准而降档销售的情况,损失将更为严重。
一份国外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
一个位于南欧的50MW的光伏电站,基于0.05欧元/度的购电协议(PPA),因1%测量不确定度差异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万欧元,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所遭受的收入损失高达100万欧元。
如果这个不确定度以业内普遍的3%计算,系统全生命周期损失达到300万欧元,近2300万人民币。如果按组件2元/瓦粗略计算,50兆瓦组件价格为1亿元人民币。而以南欧年辐射总量1500W•h/m2计算,整个电站一年发电量7500万千瓦时,电费折合人民币2800万,因为测量不确定带来的损失,抵得上电站一年的收入。
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越低,则发电量的计算预测越准确,发电量降低的风险也就越低。由于光伏组件的测量不确定度不仅受到测试设备与测试环境的影响,标准溯源、测试流程、I-V曲线修正、测试样品种类与测试设备维护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不确定度的计算,所以即使是同一家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亦不是绝对值。越低的测量不确定度意味着更高的测试、维护成本乃至更复杂的测试流程。针对业内对精准测量的需求,国际领先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TÜV莱茵宣布:能将组件测量不确定度最低降至±1.5%。
TÜV莱茵在光伏组件测试中所使用的标准电池等关键器件,直接在德国国家计量院(PTB)进行计量,并最终溯源至SI国际标准单位制;基于标准器件,可进行设备辐照度的校准及光谱失配的修正;配合特殊的动态I-V测试方法,确认每一环节测试中间数据的准确性。TÜV莱茵有着超过35年的专业经验,一直以精良的实验设备系统以及专业检测流程,帮助制造商提供精确且低不确定度的光伏组件测量结果。
目前TÜV莱茵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针对于制造商的精准测量以及面向EPC与投资者的普适测量两种方式,普适测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为±2.0%-2.5%;精准测量过程包含光谱失配校正,其测量不确定度可以控制在±1.5%以内。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TÜV莱茵所做的努力让不确定因素变得更加确定,让制造商和业主双方的收益符合预期。
TÜV莱茵将于3月21日-22日举办第五届“质胜中国”光伏盛典暨“质胜中国优胜奖”颁奖典礼,在邀请海外电站开发商、EPC企业相聚苏州,共同见证中国光伏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用权威数据帮助中国企业实现品牌突围。
TÜV莱茵自1982年在德国科隆成立光伏实验室起,37年来一直作为先行者为行业发展铺垫质量体系基础,从90年代参与“千屋光伏屋顶”计划开始,参与光伏领域新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并在科隆、普莱森顿、班加罗尔、米兰、上海与台中拥有多家顶尖光伏测试中心及近三百位专家。2019年被认为是中国1500V系统全面启动之年,而早在2年前,TÜV莱茵已经就此展开了行业专题研讨。
一年一度的TÜV莱茵“质胜中国优胜奖”,凭借其客观可信的评定流程、权威中立的评选基准,已成为光伏组件、逆变器、储能系统、零部件等环节的最高竞技舞台。除了组件测量精度带来的收益损失,质量和设计运维等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或多或少的发电量损失,2019年 “质胜中国”将增加“光伏电站运维服务商优胜奖”的评比,并将首次公布组件户外发电量排名。
责任编辑: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