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wit治雨,做有灵魂的产业分析(推荐关注Solarwit公众号)。
本篇文章是我在光伏产业变迁见证者一次讲座活动中的文字记录,感谢尹达群主的用心整理,推荐关注他的微信小程序“有料新能源”。
大家好,我们先从欧洲市场最近取消MIP的影响,以及市场整体情况做一个分享。
首先《至暗时刻》这篇文章(详细文章请参考 百家讲坛 solarwit治雨),台湾地区的电池已经跌破现金成本,上一周光伏产品的价格海外跌幅明显大于国内,这其实就是欧洲取消MIP之后的影响,上一周国内普通多晶电池价格下滑百2.1%。而海外的多晶电池下滑4.2%,国内的单晶Perc电池没有下滑还是1.08元,而海外单晶Perc电池价格下滑了9.4%,这背后都是欧洲取消双反以后的一个蝴蝶效应。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这一轮价格下滑无非是价格更低一些,本周的pvinfolink的报价也和往日的报价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轮的价格下跌其实发生了质的改变,台湾地区光伏企业一直在亏损,难过了很多年,而在这一周,历史性的下滑到了现金成本以下(就是是图表中的黄色立柱)。在我的成本测算模型中,台湾的电池产能本周的现金成本为-0.025元/w,意思是说现在的这个未扣折旧的毛利润为负值。
就是当前的价格小于它的现金成本,对于台湾地区来说,现在电池片价格非但覆盖不了平台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现在连折旧费用和人员工资可能都无法完全覆盖了,当现金成本出现负值的时候,就意味着台湾的电池产能将会大规模退出。
关于统计方式,台湾地区的电池产能,也并不是一个恒定的成本,台湾地区去年名义上的产能有20GW,但是实际上的产出只有10GW,停产的产能肯定没有必要纳入考虑,我这个成本数据是依据去年台湾领先的在产电池厂数据统计,所以说台湾领先的产能成本现在已经出现了负数,那这就意味着台湾地区不是受到影响多或少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这就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最近一样出现负值的还有多晶硅片,这一段时间硅料价格并未见明显下滑,8月份硅料产出1.57万吨,进口量也少于了1万吨,也就是说硅料产出已经下滑了40%,在硅料价格并未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多晶硅片又下滑了0.1-0.15元/片,这就使得本来已经处于亏损境地的多晶硅片雪上加霜。
回到欧洲取消MIP的影响。
首先对于欧洲市场自身是一个明显的利好,MIP从创立之初,协议价格是56欧分到2016年的46欧分,到2017年9月的37欧分,在到现在取消双反以后,价格,直线下掉到23欧分,甚至有朋友说已经出现19欧分的价格,那么欧洲市场所用到的组件价格在取消双反以后快速下滑,欧洲地区的电站运营商是最大的受益者。
第二大受益者自然就是国内的产能,以隆基通威等为代表的国内产能,国内成本是全球最低,这些产能之前面对这个高昂关税或者是过高的MIP承诺价格,而那这些企业没有海外无双反地区的产能布局,使得这些企业难以进入欧洲市场,但是伴随着双反的取消,这些国内的产能例如隆基、阿特斯、通威、东方日升、爱康等代表的新势力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几家欢乐几家愁,国内的产能是第二大的受益方。那么也会有最大的受损方,现在看来,大陆地区的产能将会对全世界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产能造成严重的冲击,那么最大的受损方也就此得出那就是海外地区的那些成本偏高的产能,这里面台湾地区最为典型,新日光4.2GW,昱晶2.2GW,茂迪2.1GW,仅这三家就合计8.5GW。
第二大受损方韩国,这里面临挑战最为严峻的公司可能是韩华太阳,韩华最近一季度的财报由于汇率问题亏损三千万美金,但是苦日子可能只是刚刚开始,韩华太阳能的产能的区位布局并不是十分理想,约有6GW的电池产能和组件产能在韩国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这些产能需要使用大陆地区的硅片,但是国内硅片供给到海外成本也会高一些。
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硅片对外供给的出口退税问题,硅片出口,只要16%的增值税,但是退回来只有13%,组件则不会有这样的出口退税的问题,组件出口要交16%的增值税,海关又把16%的增值税完全退回。
上游硅片环节,有这样的出口退税差,使得海外的这些依靠大陆硅片供给的产能,面临成本上的挑战。
这张图代表着海外电池产能的分布,这里面也能体现出最受损的几个地区的产能,首要自然就是台湾地区,海外产能占比25%,也就是说先前有贸易保护地区的产能,25%的量还是在台湾地区,第二个国家是16%,主要是韩华太阳能,欧洲双反取消以后,原先海外产能享受的高溢价不在,虽然美国地区也会有一定的贸易保护机制,海外的产能还是会有去处,但是由于欧洲取消了双反,有贸易保护的地区的量缩减了,所以说销往美国的光伏产品价格也相应下滑。
所以海外产能正在遭受着量减、价格也减的双重打击,东南亚地区的海外产能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分析东南亚地区的供给结构,这个趋势将更加明显,上图是当前欧洲市场的光伏供给结构,欧洲自己生产约20%的组件,大陆承担双反的情况下依然有着10%的市场份额,剩余的有70%是产自东南亚,而这70%中约有30%的电池片来自台湾,就是说东南亚在欧洲市场的产能占比在9月3日以前是70%,但是根据我们的预判,到明年的此时,大陆的产能占比将会取代当前东南亚的位置,甚至占比可能会更高达到80%以上,所以说这对国内的产能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分析完市场结构的变迁,以及受益者受损者,我们再分析一下欧洲市场的自身增长,由于光伏电是一个高度价格敏感的个产品,所以说这一轮欧洲取消MIP后,我们判断欧洲市场将会迎来大幅度的爆发,而且欧洲将会是率先迎来配合储能爆发的光伏市场,为我们未来全球光伏+储能的供给格局,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
欧洲市场整体分析,今年上半年出往欧洲的组件的均价是36欧分,而现在降低到了23欧分,降低幅度约30%,明年的这个时期我认为欧洲光伏组件的价格自身会下滑35%以上,与此同时,欧洲的单多晶的占比也会发生变化,由于欧洲之前对自己本土的单晶势力产能过分保护,使得欧洲对单晶组件的MIP限价偏高,使得之前欧洲市场主要以多晶组件为主,而取消MIP以后,这一个单多晶对比会发生逆转,会以单晶为主。
欧洲市场是一个人力成本高企的市场,而人力高成本的地区,一般都是对应高BOS成本(BOS英文全称:Balance of System,光伏BOS成本是指除了光伏组件以外的系统成本,主要由逆变器、支架、电缆等主要设备成本,以及土建、安装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验收和前期相关费用等部分构成)的,而高BOS成本一般就会青睐高效率的组件,就效率提升这一方面,欧洲市场将会由2017年的270组件为主流提升到2019年的310组件为主流,高功率其实又会使得系统造价成本降低20%,综合来看欧洲在取消MIP双反以后,综合光伏发电成本降低30%以上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