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光伏材料领军企业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3800.HK,下称“保利协鑫”)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1~6月,企业总营收达110.32亿元,毛利率30.2%,期内利润5.64亿元;多晶硅产量3.5374万吨,硅片产量13.239吉瓦,同比增长25%,多晶硅及硅片产量继续位列全球第一。通过科技创新和工艺技术优化,光伏材料的垂直成本同比下降约20%,克服了上半年产业链价格下降带来的影响。
在国内产能结构性过剩、“531政策”后市场急冻、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等多重现实考验面前,保利协鑫坚持市场导向、技术引领,通过布局低成本高质量的多晶硅双基地,配套高效黑硅片、铸锭单晶硅片等灵活多变的产品组合,同时满足单、多晶市场需求,占据了更加优势的市场份额。
保利协鑫控股的协鑫新能源(0451.HK)也同期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公司实现营收27.04亿元,同比增长49.23%;毛利26.53亿元,同比增加68.94%;公司溢利5.58亿元,同比增加1.64%。期内,总装机容量较去年同期上升约41%至7139兆瓦左右,已并网容量较去年底增至6108兆瓦左右,光伏电力的销售量约3765百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大幅攀升59%。
多晶硅龙头割据战抢得先机
作为全球第一大多晶硅生产商,保利协鑫位于新疆的多晶硅基地首期将于今年第三季投产。配合公司去年公布的扩产计划,在不增加资本开支的情况下,新疆多晶硅基地的产能由4万吨增至5万吨,将成为全球领先的低成本、高质量多晶硅料生产基地,全部产能可供单晶硅片生产,未来将取代进口产品。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2018 年上半年全球多晶硅产量为23万吨,国内多晶硅产量为14万吨,净进口多晶硅量约为6.2万吨。上半年全球前五大生产企业(保利协鑫、德国Wacker、韩国OCI、新特能源、新疆大全)的总产量达12万吨。
事实上,本年度大量国内多晶硅企业都选择在低电价的地区建设新产能,如通威股份就计划在包头、乐山分别建设2.5万吨每年的多晶硅项目,预计今年年底投产;新疆特变年初公告3.6万吨多晶硅扩产项目,建设期两年;新疆大全也计划在今年继续扩容多晶硅产能至3万吨。
研究机构Solarzoom认为,第一梯队的多晶硅企业其生产可变成本集中在5万元~7万元/吨区间内;第二梯队的企业,生产成本集中在7万元~10万元/吨区间内;第三梯队的企业,生产可变成本在10万元/吨以上。今年规划的扩产龙头企业,其生产可变成本属于第一梯队,国外产能应为第三梯队。2020年以后,国内存量的多晶硅产能或为单线万吨、单个项目5万吨级的节能高效项目,万吨级以下落后产线或将被淘汰,国外高成本产能将无法进入;2020年开始龙头企业向市场供应5万元以下成本的优质多晶硅原料,以推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
得益于技术、人才、资金方面的优势,目前新疆协鑫多晶硅项目进展显著领先竞争对手。保利协鑫十余年成熟的多晶硅技术将全部应用在新基地,再加上新疆低电价优势、采购全新国产设备、徐州基地对其人才输送等因素,新疆的多晶硅产能将具备极强的竞争优势。
品质方面,保利协鑫新疆及徐州的多晶硅品质皆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其中新疆项目会完全满足CCz及N型硅片用料需求。此外,保利协鑫电子级多晶硅也已经量产并小批量出口,下游测试反馈良好。
保利协鑫高层曾对能源一号表示,新疆协鑫多晶硅基地投产后,将与目前的徐州基地形成5万吨+5万吨的“双基地”大格局。同时,徐州基地的多晶硅产能由于系统性的优化及能耗的降低,以及自备电厂低电价的全覆盖,成本会持续下降。最终来看,今年和去年相比,多晶硅成本会有较大降幅。
今年SNEC期间,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发言指出,到2020年,协鑫多晶硅产能或达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