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片环节 电池片环节产能也集中在中国,2016年全球电池片产能75GW,中国产量51GW,全球占比70%。格局上全球前十大产能在大陆和台湾,CR10 44%,集中度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大陆来说,CR10 83%,CR5 55%。 成本结构上,电池生产成本包括硅成本、非硅成本,非硅成本包括辅材化学品银浆、铝浆、制造维修费用、人工成本、折旧、能源,其中辅材化学品成本占比最高,为11%。 电池片环节产能通常与组件环节产能连在一起,电池片是重资产行业,由于成本端不断下降,后投产的企业成本更低,具有后发优势,大陆企业整体电池产能较新,效率更高,具有成本优势。 电池转换效率上,2016年底单晶、多晶电池转换效率19.8%、18.6%,主流单晶电池企业转换效率在20.2%以上,2016年底单晶电池市场份额26%,未来两年在单晶成本与转换效率优势下市占率会继续提高。目前单晶电池领域PERC技术是标配,多晶电池领域PERC技术应用还有待时间,还有一些技术问题尚未解决。
组件环节 2016全球组件产量75GW,中国58GW,中国产量占比77%。组件环节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中国组件产量对外需以来较高,2016年我国组件产量出口占比40%,主要出口地为印度和日本。组件供给格局上,主要均为在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CR10 82.7%、CR5 55.8%。 成本结构上,电池片是组件主要成本,占比80%,其余为背膜、边框、玻璃、EVA胶膜、接线盒等。 从投资角度来说,中游环节本身并不是很好的投资环节,因为中游作为制造业环节,天然受到下游需求和上游成本挤压,这点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环节体现的淋漓尽致。但相比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环节的逻辑有所不同,原因在于光伏从硅片到组建的成本下降速度更快,价格的下降是以成本更快的下降速度为前提,所以光伏中游优势企业反而能保持稳定良好的利润率,典型代表就是隆基股份,隆基股份近几年毛利率始终维持上升的态势,从2013年的12.26%上升到2017三季报的34.99%,同时业绩维持高速增长。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