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树·沈浩平:到现在,最早的那五家光伏企业只剩中环了。
匠人·沈浩平:我这辈子只会拉单晶切硅片,已经干了三十年,还会一直做下去。
霸气CTO·沈浩平:我想不到哪项单晶技术不是自中环而来。
大师兄·沈浩平: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的合作与竞争,就是一场“校友会”。
技术狂·沈浩平:这几年仅半导体材料的研发费用,就超过了20亿。
企业家说·沈浩平:在我们团队中,有一群人是专门扮演白血球的,他的任务就是不断挑战红血球,与红血球进行生死厮杀,从而让红血球不甘于沉溺于眼前的安逸,而是不断激发出红血球的活力。
在各位光伏企业家中,沈浩平无疑是极为特殊的:他因低调在业内可称得上“默默无闻”,却在光伏大佬圈中如雷贯耳。他在一线研究晶体生长技术三十余年,是国内区熔晶体生长技术的顶尖高手,与施正荣、苗连生,小师弟李振国一起为中国光伏行业并肩奋战,相互扶持,随着中国光伏行业的起起伏伏,大量淘沙,最早从事光伏行业的超过80%的企业已经被市场淘汰,成为历史,而中环股份愈战愈勇已成长为中国光伏行业的引领者之一。
如果不考虑性价比,纯以材料性能为标准,那么硅基用光伏材料的“鄙视链”大概是这样的:
多晶铸锭低于直拉单晶,而直拉单晶又低于区熔单晶。区熔法以其高品质的性能一直站在半导体级单晶材料技术难度的最顶端。
做为光伏企业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授衔半导体材料专家,沈浩平则毫无疑问的是区熔法和整个单晶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而与李振国、钟宝申、李文学等隆基“三剑客”同样出身兰大的背景,也让这场隆基与中环两巨头的在单晶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变成了一场师兄弟间良性互动、互相激励的校友会。
神奇的兰州大学。
激荡三十年
Thirty years
回首卅载光伏路,也无风雨也无晴
“到现在,只剩中环了。”——前辈·沈浩平
►1983年,沈浩平兰州大学毕业,加入中环,巧合的是,这个年轻人的毕业论文就是薄膜非晶硅电池,还登上了国家级刊物《电子学报》。他和光伏结缘,一晃就是30年。
►两年后,也就是1985年,这是个特殊的年份,国企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从1985年起,国企进行了全面改革,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很多企业因为观念不能及时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机制,我国经历了建国以来第一次企业倒闭潮。企业作为制造业主体经历了痛苦的蜕变过程。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各位读者可能不明白这段话什么意思,简而言之:地方国企没人管饭,要自负盈亏了。
于是这家1958年开始做半导体锗材料,1969年做直拉硅单晶,1978年做区熔硅法单晶、1981年开始进军光伏,与云南半导体、秦皇岛太阳能、宁波太阳能、天津18所等企业并列的五家最早的光伏企业之一的公司开始自谋生路。
中环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