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前面梳理了近期利好的重要光伏政策,我们发现针对运营端的政策较多,针对制造端的较少,其实这也符合光伏行业的特点。光伏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项目IRR,只要能够保证运营端的IRR达到有吸引力的水平,如8%以上,光伏的投资就能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光伏的新增装机需求也就有所保障,制造端和运营端可以同时受益。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领跑者”和“准入”等政策来推动制造端升级,有助于提高全行业的竞争力。那么这部分主要来回答两个问题:(1)利好政策频出的原因是什么?(2)各政策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反映了主管部门的什么样的想法?
一、光伏作为绿色能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光伏除了具有能源属性外,还具有生态环保的绿色属性。2017年1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发改价格〔2017〕1941号)中将关于光伏的表述归类于“五、创新和完善生态环保价格机制”,这表明光伏不仅具有电力(能源)属性,更重要的生态环保的属性。
生态文明是政府和民众的共同诉求。继“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八大党章后,大量明晰、可操作的生态环境保护细节,首次出现在共产党的会议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概念可能很大,但是确是政府和普通民众的共同诉求。
严控煤电装机规模,全社会用电增速维持高位,资源丰富、应用灵活的绿色太阳能成为填补缺口的主要能源形式。《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提高煤电能耗、环保等准入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力争关停2000万千瓦,2020年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与此同时,除2017年1月,十三五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已21个月保持正增长。在全社会用电量维持高增长和严控煤电装机规模和背景下,发电的缺口需要由其他形式,特别是绿色的新能源进行填充。而在绿色新能源中,光伏的资源丰富(每年我国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相当于24000亿吨标准煤)、应用灵活成为填补电力缺口的重要形式。
二、光伏行业具有全球竞争性,国之重器地位确立
光伏入选纪念邮票,国之重器地位确立。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正式发行,这套主题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纪念邮票分为两张,光伏与风电、“复兴号”高铁、国产商业C919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一起,展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政治、科技、经济、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从现有信息看,这应该是光伏在全球范围内首次登上邮票的画面,国之重器的地位确定。
“两头在外”的产业格局已改变,国内光伏制造业的竞争力凸显。在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早期,产业结构呈现纺锤型,即上游多晶硅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光伏产品的主要市场也在海外,中游生产环节在国内。随着国内可再生新能源的发展,光伏装机逐年增加,而且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多晶硅料的生产也已形成规模。目前光伏产业链两头在外的格局已改变,形成了“上游多晶硅供给过半自给、中游制造环节掌控、下游市场分散”的行业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光伏制造企业不断壮大,在各个环节占据重要地位。2016年全球前十名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生产企业中中国大陆企业分别有6家、9家、8家和8家,且四个环节的排名第一的企业都是中国大陆企业,分别是江苏中能、保利协鑫、晶澳太阳能和晶科能源。
在应用端,我国是世界新增和累计光伏装机第一大国。受我国2016年光伏抢装效应的影响,2016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76GW,同比增加52%,创近五年增速新高,其中我国贡献了43.9%的新增装机,是第二名日本新增装机的3.80倍。由于新增装机较高,全球2016年累计光伏装机达303GW,其中我国占比为25.5%,成为世界累计光伏装机第一大国。
不仅具有规模,光伏量产效率也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光伏行业正在由大变为强。我国光伏行业不仅在制造端和运营端的规模上处于世界领先,技术先进性也不断凸显,量产效率不断刷新世界。2017年10月17日,隆基乐叶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2.71%,创下新的PERC电池世界纪录;10月27日,隆基乐叶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水平已达到23.26%,再一次刷新世界纪录;11月7日,晶科能源P型单晶PERC多栅电池效率达到23.45%,再次打破P型单晶电池的世界纪录。
光伏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这是近期利好政策频出的主要原因。光伏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也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光伏行业还面临一些痛点的问题,比如弃光限电、补贴拖欠(因为成本还较高,需要补贴)、需求不稳定、非光伏成本较高等。近期出台的政策都直指这些痛点问题,促进光伏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提升光伏的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光伏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促进能源转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三、电力体制改革是光伏行业各政策的内在交汇点
光伏的发展目标是向绿色低碳化的方向进行能源结构调整。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2015年的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成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分水岭,再次强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大会指出,通过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增加一倍,即可再生能源占最终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达到36%,来控制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国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提出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指出到2050年,一次能源供应量为34亿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62%,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是不可逆转的前进方向。而光伏等可再生新能源正是在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化方向调整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电力体制改革是光伏行业各政策的内在交汇点。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在能源系统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以电力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光伏相关的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光伏发电如何较好地并入电网、如何挤压传统火电的份额等问题,而这些都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光伏行业的相关政策都是围绕电力体制改革这一内核进行布局的。比如,解决弃光问题的《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的重要途径是各省级区域按年度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配额考核的主体是电网企业、配售电企业和电力生产企业;再比如,《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的“根据技术进步和市场供求,实施光伏等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退坡机制,2020年实现光伏上网电价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光伏平价的标准也是传统电力系统的电网销售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