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是缓解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向“十三五”乃至2030年中长期发展,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新能源并网消纳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相关建议措施。
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影响因素
电力系统的特性是发、输、配、用电瞬时完成,电源调节能力、电网联通规模、负荷规模及响应能力共同决定了新能源消纳潜力。电力系统平衡的原则是调节常规电源出力跟踪负荷变化,当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时,常规电源不仅要跟随负荷变化,还需要平衡新能源的出力波动,电源调节能力影响新能源消纳程度。电网互联后,可根据新能源出力灵活安排外送,相当于增大了新能源消纳空间。通过各类电能替代措施,增加用电规模,可为新能源消纳提供额外空间;通过需求侧响应可实现负荷的调节与转移,更好地适应新能源出力变化,减少弃风弃光现象。
发挥各类技术潜力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需要政策和机制的积极引导。比如,我国现有纯凝式火电的最小技术出力基本可以降至机组容量的40%左右,但在没有市场激励的前提下,电厂不会主动发挥这种调节能力。东北区域实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激励电厂进行主动调节,则是政策机制发挥作用的良好示范。
综上,促进新能源消纳,既需要技术驱动,也需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配合。由此,将影响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总结为“3+1”的分析框架,“3”指“源—网—荷”三方,相当于硬件系统,决定消纳的潜力;“1”指政策及市场机制,相当于软件系统,决定消纳潜力发挥的程度。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