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碳市场”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是个抽象的词汇。你可以看到各类政府、企业的文件中涉及到这些内容,但在生活中,我们很难静下心来去梳理这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你的很多行为其实与碳排放息息相关。
很多市场体系的建立是自上而下的,通过政策来引导,层层渗透,最后才成为我们生活的具体行动。很多时候我们是被动、迟钝的。前几年不少在碳减排领域摸索的绿色金融项目也有自己宏伟的蓝图愿景,但最终夭折,关键问题是没有考虑到“亲民”这一点。
为什么低碳项目可以做到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是它选择了一条自下而上的道路,建立一种具有自我驱动力的市场化机制,让绿色变得可衡量、可交易,从而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
以我们熟悉的蚂蚁森林为例,你估且可以把他当作一个消遣生活的小游戏。你可以在朋友账户那儿摘得能量,你也可以通过步行或者低碳生活方式主动获得能量,这将我们生活社交的互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许你的上司对你说:“你都还没完成这周要交的报告,居然敢在早上就收集了我的能量。”也许这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那么设立好友能量排行榜,则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机制。良性的竞争可以让我们更愿意投入到低碳的生活方式中,在好友榜上名列前茅的同时,其实你也真的在为种一棵树而努力。事实上,在我们身边的好友中,有部分已经在阿拉善地区拥有了通过自己低碳行为种植的小树,并给每棵树都配以编号,也许这比花钱买一颗遥不可及的星星命名权更有意义。
在2016年8月,蚂蚁金服对旗下支付宝平台的4.5亿用户就已经全面上线了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只不过影响力上可能不及春节全民参与“集五福”活动。其实,除了这种节日期间的密集宣传,蚂蚁森林也用一种渗透式科普,对低碳的行为进行推广和宣传。用户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待你所收集的能量到达17.9千克后,虚拟树长成,蚂蚁金服和公益合作伙伴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实的树,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据官方统计,截至2017年1月底,蚂蚁森林累计种植的真树超过111万棵。这是我们很多人没有意料到的数字。
这就是水滴石穿的力量,将绿色金融项目、公益项目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行为挂钩,良性置换、交易就能发挥出巨大潜力。也许之前很多人认为让消费者在一个金融平台上种树似乎充满违和感。但这个案例的本质,是让绿色生活可衡量,从虚拟出发,进而影响到真实世界。可以想象,这种全民参与构建的绿色生态,通过数字科技的力量被不断延伸扩展,力量会有多么强大。也许通过这样的案例,我们能看到更多企业、金融机构通过智慧加入到低碳节能的队列中来,让更多人了解“环境保护”的亲密度和可行性,而不是从书本报刊中读到的只会令人深思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