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政策的时候,避免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可以更全面的认识问题。
本次解读,我列出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1. 企业什么情况下有动力卖绿证?
2. 绿证为什么要限价?
3. 绿证和碳市场之间的关系?
4. 绿证和配额制之间的关系?
5. 绿证的强制考核,应该考核谁?
6. 绿证有效期?
7. 绿证和现在补贴机制的关系?
8. 大家什么情况下有动力买绿证?
━━━━━
企业什么情况下有动力卖绿证?
关于绿证价格,现在的要求是不得高于对应电量的补贴,且能申请绿证的项目为已列入财政部补贴目录的项目,此类项目本身已经可以按照3个月为周期领到相应的补贴了。那么对项目持有者来说,最最乐观的就是卖绿证的钱和补贴是一样多的,而且绿证一挂牌就能卖掉(少于3个月),满足这两个条件下,项目方才有动力尽可能的多卖绿证,否则就会一直等补贴。除非进入目录的项目,未来补贴也出现延迟,那么将刺激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卖绿证的行列中。
━━━━━
绿证为何要限价?
对于为何要限制绿证的最高价,我们估计政策制定者希望全社会买单的成本不要太高。无论是可再生能源附加费还是绿证的费用都将加到整个社会能源成本中,政府有天然的限价冲动。另外,英国RO体系中,有Buyout的价格,其实也是等于绿证的最高限价,也给我们的政府提供了灵感,但其实英国和其他国家的绿证体系跟我们中国是完全不同的。
━━━━━
绿证和碳市场之间的关系?
当前政策下,绿证和碳交易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期待未来能产生关系,但那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很多公司认为,我买了绿证,证明我的用电来自可再生能源,那么这部分电力的碳排放不应该再被考核,听起来很合理,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可再生能源项目,譬如风电,在生产端已经开发成CDM(清洁能源机制),现在是CCER了,这部分减排量被开发商拿走并出售了。这些项目同样可以申请绿证,那么买走绿证的公司如果还要计算这部分减排量的话,就会造成重复计算。因此,未来绿证和碳市场之间如何连接,是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
绿证和配额制之间的关系?
目前配额制有关的文件有《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了2个主体:省级政府&发电企业,他们各自都有指标完成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重目标。发电企业都是9%,省级政府在5%-13%,考核时间是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