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特朗普经济外交团队成员不乏钢铁产业高管和律师,长期处于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最前沿,打起钢铁贸易战驾轻就熟。由此看来,中国钢铁制造企业,可能又要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先锋队了,紧随其后的产业可能会是乘用车轮胎、光伏产业等中美贸易摩擦较为集中的产业。
其次,特朗普短期内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可能性较小。这一问题源于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条款,即中国加入WTO后15年自动获得WTO成员国认可的市场经济地位,一旦获得该地位,其他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商品参考价格,不再采用第三方替代国同类商品价格,而是参考中国市场的成本价。
根据《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美国商务部在认定某国是否属于市场经济国家时考虑六大因素:货币可兑换程度;企业与劳工是否通过自由谈判确定工资;允许外国公司在国内举办合营企业或进行其他投资;政府对生产资料所有或控制的程度;政府对资源配置以及对企业价格、产量决定权的控制程度;商务部认为适当的其他因素。因此,在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彻底完成之前,欧美日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中美经贸合作与博弈过程中,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长期成为中美经贸关系谈判的重要议题。
再次,谨防美国单方面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每年3月末和9月末,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国际货币和汇率政策报告》,该报告关于贸易伙伴汇率政策评估内容,是美国认定其贸易伙伴是否为“汇率操纵国”的主要依据。
如果某种货币被认定为“根本性失调货币”,即该国为“汇率操纵国”,美国财政部将立即征求IMF建议,同时鼓励其他国家政府和多边机构,与美国共同施压该国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消除汇率失调。历史上,美国曾于1992年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当时克林顿政府刚刚上台,后来随着中美关系逐渐缓和,1994年美国财政部终止了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指责。
因此,从当前态势来看,特朗普政府继续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施压中国的可能性较大,但当前的国际环境与1992年不可同日而语,IMF和欧洲多数国家都认为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低估,人民币市场化程度也得到广泛认可。所以,即使美国单方面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其他国家联合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也不大。
最后,排斥中国企业的投资和产业保护主义倾向将越来越严重。投资和产业保护将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表现形式可能有四类:一是以国家经济安全为由否决中国企业投资并购美国企业,类似早期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的失败案例或将频繁进入公众视野;二是拒绝华为等中国制造企业进入美国政府采购名单,“购买美国货”条款(指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实施的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的第1640条款)将可能卷土重来;三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网络安全问题可能再度升温,中美间沉寂较久的网络攻击新闻、指责窃取商业机密的新闻将有可能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四是久拖未决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将可能最终难产。
从中美关系的历史经验来看,新任美国总统上台后,中美关系可能会出现一个低潮期,但随着新总统对中美关系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日益加深,中美经贸关系将重新回到正常轨道。可以预见,2017年中美经贸摩擦加剧趋势恐难以避免,中国制造业企业需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可能升级。
同时,中国政府针对美国企业制定相应的反制措施,同时与欧盟、东盟等国家联合,在WTO等多边规则下,共同抵制特朗普的逆全球化和经济孤立主义的趋势,让特朗普政府能够尝到大打贸易战的恶果。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