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创新高地
对于电力市场而言,如何在实行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同时,又能够同时满足其固有的一些特性,包括电力生产的同时性、连续性以及实时性等,无疑是最大的挑战。
从此次发布会上传递的信息来看,未来,将主要依靠经济刺激手段来达到上述目的,而非行政命令。
韩水表示,为了更大程度的减少“弃光”的发生,将加强电能替代,同时将研究推进峰谷电价的政策,推进各种辅助服务市场等,通过这些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同时并举,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健康有序发展。
其中,最具直接收益的可能就是峰谷电价政策。如果这一政策能够尽早的推出并落到实处,可能会刺激储能以及微网的发展。
其实,将峰谷电价差作为一种收益模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抽水蓄能电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在此次出台的电力“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十三五”期间建成1700万千瓦,同时在“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6000万千瓦。
与此同理,对于光伏而言,完全可以参考“抽水蓄能”的商业模式,通过储能、微网等的利用,既可以避免“弃光”等情形的发生,又可以实现单位电价的最大化。
纵观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对于一个市场化的电力市场而言,发达的辅助服务市场将是不可或缺的,而这可能将成为未来的一个创新高地。
对于光伏而言,如何发挥出自身在储能、微网等方面已经具有的一些特性和优势,将决定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告别“政策市”的速度。从更大的视角来看,随着政策趋向于逐渐“断奶”,光伏企业如何适应电改下的市场竞争,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将是对每个光伏企业的最大考验。
对于那些不能顺应市场和不具有创新能力的光伏企业而言,很可能就像部分地区的农业那样,只能“靠天吃饭”了。
甚至,我们可以因此断言,在当前的电力市场环境下,光伏企业正在进入一个“两极分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