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据初步估算,河北省可再生能源总计投资约3000亿元,其中,新增各类太阳能发电装机1200万千瓦,投资需求约1000亿元。到2020年,河北省力争贫困县光伏项目建设规模占到光伏装机新增建设总规模的50%以上,建成奥运迎宾光伏廊道、低碳奥运专区等重点工程。
“十三五”时期,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联合承办冬奥会、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等重大机遇,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重要抓手,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能源结构调整、大气环境治理,为实现绿色、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动力。按照《可再生能源法》、《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河北省“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的有关要求,特制订《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据初步估算,河北省可再生能源总计投资约3000亿元,其中,新增各类太阳能发电装机1200万千瓦,投资需求约1000亿元。
太阳能资源丰富
河北省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处于较丰富地带,仅次于青藏及西北地区,年辐射量为4981-5966兆焦/平方米,全省可开发量约9000万千瓦,北部张家口、承德地区年日照小时数平均为3000~3200小时,中东部地区为2200~3000小时,分别为太阳能资源二类和三类地区,具备地面电站、农光互补、光电建筑一体化等多种形式的开发条件,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光伏扶贫省份之一,在六个贫困县进行光伏扶贫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太阳能利用跨越发展
“十二五”期间,随着光伏行业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大型光伏电站从无到有,分布式光伏由单一示范项目逐步扩大到多元化市场运作,2015年光伏并网容量达280万千瓦,是“十二五”规划目标的4.5倍,位列全国第七位。太阳能热利用得到大面积推广,2015年底,太阳能集热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较2010年增长到2.5倍以上。保定市荣获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荣誉称号。光伏制造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晶龙、英利等世界级光伏生产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规模已接近1100万千瓦;河北三环、光源等企业,基本形成了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能源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可再生能源社会效益更加突出
以开展光伏扶贫工程、服务“低碳”奥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到2020年,力争贫困县光伏项目建设规模占到光伏装机新增建设总规模的50%以上,建成奥运迎宾光伏廊道、低碳奥运专区等重点工程。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建设,有序开展光热发电试点,普及太阳能热利用。
一是推进集中式光伏电站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河北省资源优势,结合电网送出规划和消纳能力,有序建设光伏发电领跑技术基地、奥运迎宾光伏廊道等一批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到2020年,累计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1100万千瓦。
二是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全面发展。支持在城乡居民住宅、城镇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及产业园区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积极探索农光、林光、渔光、牧光互补和尾矿库光伏等特色分布式发展模式。到2020年,累计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规模达400万千瓦。
三是积极开展光伏扶贫工程建设。以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采用集中式地面电站、村级电站及屋顶分布式等模式,推动光伏扶贫工程建设。到2020年,力争贫困县光伏项目建设规模占到光伏装机新增建设总规模的50%以上。
建设光伏发电领跑技术基地
以具备一定规模、场址相对集中、电力消纳条件好且可统一实施建设为前提,开展光伏发电领跑技术基地规划建设。重点在光照资源相对较好,未利用地资源丰富的张承地区,打造百万级光伏发电领跑技术基地。在具备条件的太行山沿线及其他地区,推动发展规划容量不小于5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领跑技术基地;加快推进冬奥会光伏廊道光伏领跑技术基地建设。
推进光伏扶贫电站建设
按照国家要求,在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快推进光伏扶贫电站建设,争取国家最大支持。
打造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示范工程
着力打造京张百万千瓦奥运迎宾光伏廊道。以一流的景观设计、高水平的技术标准打造我国光伏发电的新典范。奥运迎宾光伏廊道沿G6高速北京-张家口段布置,总体规划为155.5万千瓦,其中怀来县境内51万千瓦,下花园区境内38.5万千瓦,宣化县境内57万千瓦,宣化区境内9万千瓦,规划2020年前全部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