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基地打工,一天可以赚多少钱?咱这儿对技术要求高不高啊?我想来打工。”青冈镇东郊村村民杜洪学听到介绍后跃跃欲试。这是10月17日,笔者在青冈县精准扶贫产业项目示范基地见到的一幕。当天,这个镇组织9个村百余名贫困村民来到示范基地参观。
新民村党总支书记向村民们介绍了基地食用菌和蔬菜整体生产、加工流程、产量、效益及院县共建等情况。青冈镇副镇长袁志刚给村民们介绍了如何结合食用菌基地和新民村复合社,引导带动全镇贫困户实行产业脱贫等情况。村民们听后,有的直接要到基地打工,有的则询问加入合作社的相关要求。
示范基地是去年建的,规划总面积1580亩,主要有特色菌类、绿色蔬菜、精深加工、观光体验和光伏发电等五大主导项目。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管理,分散经营。一期规划面积1280亩,已建温室80栋、大棚800栋,建菌种、菌包车间5400平方米,年可产2000万棒菌包,基地可利用1200万棒进行生产,其余800万棒辐射带动劳动、民政、柞岗等周边乡镇创收,还利用养菌温室闲置期,将温室发包给贫困户种植西红柿和各类蔬菜,每栋温室纯利润达1.2万元。
基地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引进龙头企业进行投资,主导该产业项目全产业链发展。3月份,县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签订了五年“院县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此处设立博士站和实验室,为基地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7月份,又与深圳中蒲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1.1亿元食用菌精深加工项目,年可精深加工食用菌各类产品1万吨,创造产值2亿元,保障了该产业项目的良性健康发展。生产上采取晾晒、烘干、腌制初加工与即食食品、素火腿、罐头等精深加工相结合;经营管理上,采用企业自主经营一部分,贫困户分散经营一部分,统一菌种、保护价回收,以此引领农户积极投入生产;销售上采取自主创造品牌与外埠成熟企业合作销售相结合,拓宽销售渠道,保证销路畅通。
在效益分配上,合作社以基地建设投资为股份,企业以自行投入资金为股份,利润按股分成,达到利益共享;村集体、合作社、入股的农户从中分红;参与生产经营的农户获得销售收益;全部建成后,按能力配比形成梯次,循环用工,在基地长期务工的劳动力达200人,每人年可增收2.8万元,短期务工的劳动力达到600人,每人年可增收1.2万元。预计到2017年末,实现辐射带动青冈镇、劳动镇、民政镇、柞岗镇贫困村26个、贫困户627户、贫困人口2130人,年人均可增收7000元,届时将全部实现脱贫。
“二期规划面积300亩,利用已建的大棚和温室上马光伏扶贫项目。按照光伏扶贫规定可扶持农户1000户,每户每年可受益3000元。我们还将规划打造亲子劳动体验及观光、采摘平台,增加园区服务功能和综合效益。同时,我们还将组建食用菌协会、建设食用菌文化馆,让食用菌产业在我县发展壮大,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县政府党组成员、青冈镇党委书记冯晓东介绍。
要闻点评
精准脱贫选准产业项目是关键
如何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关键就在于要做精做细扶贫规划、找准扶贫项目和致富产业,构建一套经得起考验的体制机制。如此,扶贫才能扶到根儿上,脱贫才能脱得彻底。
青冈县根据新民村选择食用菌作为扶贫产业,打造了生产要素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支撑有力、经营机制完善、产业链条完整、牵动能力突显、综合效益攀升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
产业项目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科技的有力支撑。为此,青冈县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引进龙头企业进行投资,与中国农科院签订“院县共建”战略合作协议,为产业项目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上马光伏扶贫项目,规划打造亲子劳动体验及观光、采摘平台,组建食用菌协会、建设食用菌文化馆,打造了食用菌全产业链条,增加了园区服务功能和综合效益。
打造产业项目全产业链条发展,最终是为了贫困户受益。产业效益分配上,他们在合作社和企业达到利益共享的同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参与生产经营的贫困户获得更高的收益,如何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青冈因地制宜打造食用菌全产业链带动农民精准脱贫的做法,显然是找准了路子,扶到了根儿上,这样的扶贫做法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