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2016年,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能源互联网兴起、“三北”地区调峰调频需求的增加以及弃风弃光问题的凸显,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分布式发电和微网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6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多个大型项目规划或投运,中国储能装机规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016年上半年,中国新增投运储能项目规模28.5MW
2016年上半年,中国已公布的储能项目建设规划累计规模已经达到400MW
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中国新增投运储能项目规模28.5MW,主要布局于西北地区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在新增投运的9个项目中,格尔木时代新能源光储电站项目和科陆电子甘肃玉门风光储项目因规模分别达到15MW和10MW,成为其中的代表项目。
除了多个项目建成投运,2016年上半年更为引入注目的是中国企业对于规划部署储能项目的大力度和高热情。据统计,仅2016年上半年,中国已公布的储能项目建设规划累计规模已经达到400MW。以三星阳光、大连融科、南都电源为代表的储能技术企业和系统集成商纷纷参与到大型储能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中,涉及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铅蓄电池等多种储能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调频调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工商业微网等领域。可以预见,未来一到三年,随着这些项目建成投运,中国储能装机规模将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之势。
二、能源政策密集出台,储能成为规划布局的重点领域
储能技术创新发展路线逐渐清晰,能源互联网、电力辅助服务、微网、多能互补等,为储能拓展应用市场注入强心剂。
2016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十三五阶段,面对能源革命的新要求,国务院、发改委、能源局针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装备制造、智能电网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出台了多项政策,指导我国能源工作的开展。相关政策的出台也将为储能在能源互联网、电力辅助服务、微网、多能互补等领域拓展应用市场注入一阵强心剂。
作为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储能在《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中被重点提及。相关政策清晰描绘了储能技术的创新发展路线图,重点技术攻关、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的储能技术装备。
作为实现能源互联和智慧用能、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促进多种能源优化互补的重要支撑技术,储能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也在《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得到体现。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储电、储热、储氢、储气等都涵盖在了储能的范畴里,通过不同形式的能源存储,实现电力、热力、交通、油气等用能领域的互联互通和多种能源形式的综合利用,储能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
三、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储能收获更多市场机会
用户侧储能迎来发展空间,工商业分布式储能备受关注
2016年上半年,随着新一轮电改在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售电侧改革、开展需求响应等方面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为打开储能潜在市场、拓展储能商业模式、挖掘储能应用价值创造了巨大契机。特别是全国各地售电公司纷纷成立和输配电价改革政策相继落地,为构建灵活多样的电价机制、拓展储能在用户侧的应用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016年上半年,储能在用户侧的分布式应用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机遇,这其中以工商业分布式储能最受关注。布置在工商业用户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配置灵活、单个项目投资低、与用户实际需求贴近,可与分布式光伏发电、削峰填谷、电费管理、需求响应等密切联系。目前比亚迪、中恒普瑞、协鑫集成等企业都已经针对工业园区规划和部署了大型分布式储能项目,以利用峰谷价差节省电费开支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提供光伏利用水平、参与需求响应、延缓电力系统改造升级、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等收益点。据测算,在工商业用电峰谷价差较大的地区,利用储能削峰填谷节省电费的投资回报期已经可以缩短到五年,储能在工商业领域的应用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电储能取得参与“三北”地区调峰辅助服务的主体地位
《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给予储能独立的电力市场主体地位
2016年6月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储能参与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的支持政策——《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该文件是今年3月份能源局市场监管司起草的《国家能源局关于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调峰辅助服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最终落地版本。
该文件是今年第一份针对储能行业的实质性支持政策,对于建立储能参与的辅助服务共享分摊机制,充分发挥电储能技术在电力调峰、调频方面的优势,推动我国储能产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政策首次明确给予储能独立的电力市场主体地位,在辅助服务领域,储能获得了一个与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地位相当的身份认可。其次,政策鼓励储能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在新能源基地建设集中式储能设施,鼓励在小区、楼宇、工商企业等用户侧建设分布式储能设施,储能在削峰填谷、快速响应、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获得认可。再次,政策促进发电厂和用户侧电储能设施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并对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提出了服务和保障要求。
五、电池企业投资扩产进入白热化阶段,扩展储能业务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应用极大地带动了国内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在动力电池供不应求的局面下,2016年上半年,比亚迪、力神、中航锂电、国轩高科、沃特玛等国内主要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发布了投资扩产计划;另一方面,以猛狮科技、双登、南都电源为代表的铅蓄电池企业也在大力投资建设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不完全统计,2016年上半年国内主要企业已公布的动力锂离子电池规划新增产能已经达到120GWh,可以说电池企业的投资扩产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如果规划新增项目全部顺利建成投产,这些产能将在2018年前后投向市场,届时国内锂离子电池市场将面临供过于求的压力。除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应用市场,储能正在受到电池企业的普遍重视,成为未来拓展的重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