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开发和培训就业扶贫是重要的治本之策,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补偿脱贫是针对特定区域贫困人口的超常之举,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提升是解决区域性贫困的关键支撑,社会保障兜底和社会力量帮扶是实现‘两个确保’目标的重要保障。”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按照脱贫攻坚新要求,通过产业扶持、技能扶持、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3+1”工作路径,全力推进、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八大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确保山西如期脱贫。
吕梁市委书记王清宪为赴京务工的“吕梁山护工”送行。
“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其中,贫困人口脱贫2016年50万人、2017年56万人、2018年55万人、2019年46万人、2020年25万人。贫困县摘帽2017年14个、2018年17个、2019年27个。要按照脱贫攻坚新要求,通过产业扶持、技能扶持、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3+1’工作路径,全力推进、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八大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确保山西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贫困群众和全省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我省近日在《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提出的新要求。
此次《意见》的出台不仅明确了我省精准脱贫的时间表,还就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实施举措、保障机制、组织体系等进行了详细地部署和安排。指出要以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
下面,将山西省精准脱贫特色产业扶贫工程与有关案例相结合,共同探究山西的精准扶贫之路。
特色产业扶贫工程
实现脱贫致富,归根到底要靠产业支撑
“实现脱贫致富,归根到底要靠产业支撑。”《意见》明确提出,要突出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脱贫。特色产业扶贫工程主要包含特色农业、光伏、旅游和电商等专项扶贫行动。
吉县有两张名片,壶口瀑布和苹果。近年来,苹果产业已经成为是吉县的第一支柱产业。去年,该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果农2万多户,产值超过6亿元,果农人均超5000元的收入。除吉县苹果,右玉的小杂粮、岚县的马铃薯、寿阳的蔬菜、安泽的连翘、柳林的红枣等,都是我省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业的代表,正是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农业产品为当地农民带来“真金白银”,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特色农业扶贫行动是“要抓特色,立足区域比较优势,明确产业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差异发展,错位竞争。吕梁山区域实施以核桃、红枣、苹果、梨等优质干鲜果为主的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和马铃薯等产业,太行山区域重点发展道地中药材和杂粮产业,北部贫困地区重点发展草牧业和优质杂粮产业。”《意见》还指出,此外,还要抓龙头,发展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要抓培训,使更多贫困群众成为新型农民。要抓销售,创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20年,全省每个贫困县都建立起稳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一县一业”产业开发体系,扶持115万左右的人口增收脱贫。
今年,山西光伏扶贫工程要惠及1000个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7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意见》要求,光伏扶贫行动要把发展光伏产业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主要区域,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方式,通过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农光互补电站和地面集中电站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建成国家级光伏扶贫示范区。建立完善光伏扶贫收益分配机制,重点帮助无劳动能力深度贫困人口兜底脱贫,支持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特色产业扶贫工程中还包括了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
旅游扶贫行动就是要依托贫困地区丰富多样旅游资源优势,实施生态休闲和文化旅游“两村”建设为主的乡村旅游扶贫,到2020年,扶持300个左右的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整合行业部门资源,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鼓励贫困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企业、个人共同开展乡村旅游扶贫。
电商扶贫行动要求统筹商务、农业、供销等领域,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等系统在贫困村建立服务网点。抓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实施农村电商扶贫网店创业示范工程,开展贫困地区特色产品网上销售,鼓励社会公众消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的优质农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