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杂志:汉能集团的太阳能战略是怎样的?又是如何推进太阳能汽车研发的?
李河君:将太阳能作为汽车动力来源,汉能已经筹划了3年。
2014年,汉能集团将其移动能源战略重点放在四个领域,分别是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无人机、便携式充电产品和可穿戴设备。
在太阳能汽车领域,汉能集团最初是将汉能薄膜发电组件置于赛道旁为赛事提供部分清洁电力,并将其太阳能芯片植入到阿斯顿·马丁赛车上,为赛车空调等部分电子设备提供能源。
2015年,汉能开始将整套太阳能发电设备植入到移动餐车上,为餐车的照明、冷藏和烹饪设备提供能源,并与观光车厂商合作开发全太阳能动力观光车。
2015年10月,汉能推出首款全太阳能概念车,第一次将太阳能作为汽车的主动力来源。
《环球》杂志:用太阳能取代化石燃料驱动汽车,国外已经进行了多年开发,但是一直无法投入实际应用。汉能研发太阳能汽车,你认为有什么优势?
李河君:太阳能汽车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驱动车辆行驶,在有限的受光面积前提下,太阳能发电转化率的高低决定着成功与否。
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的高效率得益于砷化镓薄膜发电技术的高转化率。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认证,汉能的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最高转化率已经达到31.6%,在同类技术中保持世界纪录。
《环球》杂志:这个技术如何转化到汽车电池上?
李河君:全太阳能动力汽车以柔性高效的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芯片技术及组件为基础,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通过光电转化和储能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精确控制管理系统,将太阳能作为驱动汽车行驶的主驱动动力源的零污染车辆。
薄膜芯片具有柔软、轻薄、可弯曲的特性,结合可变形车顶,在保证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同时又能使太阳能芯片面积最大化,解决了传统太阳能汽车车身尺寸巨大才能够采集到足够动力的问题。
为了造车,汉能还建立了一支百余人的汽车核心团队。更重要的是,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均由汉能自主研发,拥有120多项专利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制作方面,同样由汉能主导,在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协助下,共同完成。
《环球》杂志:人们对太阳能汽车最大的担心,一是阴雨天如何发电,二是会不会成本过高买不起?汉能此次发布的四款全太阳能汽车,与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相比,有哪些优势?
李河君:此次发布的四款车型上铺设的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面积分别在3.5~7.5平方米。以HanergySolarA车型计算,车身表面铺设的发电组件面积最大为7.5平方米,阳光照射5到6个小时可发8~10度电,可以驱动汽车每日行驶80公里左右。
在实际使用中,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只要有阳光就可以发电,即使是弱光环境下也可以发电。随着产量的扩大,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成为全球第一台可商业化的薄膜发电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是对新能源汽车的一次重新定义。
《环球》杂志:对后续市场规划和定价,汉能是如何考虑的?
李河君:汉能将以开放的态度与汽车全产业链展开合作,并采用自主生产、合作生产、委托生产等模式进行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的商业化量产。
具体定价将在量产后根据市场定位、用户价值、竞争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量,我们希望有不同的产品、市场和品牌定位,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
另外,汉能发布的不只是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真正清洁的交通和能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