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动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碳交易示范试点工程为先导,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完善分布式光伏产业链,打造中部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研发制造基地。加快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良性互动。积极推动储能装置等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汉江流域储能及分布式能源利用和新能源家电设计、研发、制造为一体的创业创新中心。
(二)发展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从襄阳自然资源、工业基础和现实需求出发,利用政府采购、基金扶持等政策,引导创新资源向新能源企业集聚。
坚持技术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引进,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襄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动力,提升生产工艺水平,突破装备研发瓶颈。
坚持扶优扶强。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支持优势企业做优、做强,拓展产业链,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坚持示范带动。开展新能源产品示范、应用和推广活动,培育新能源产品市场,壮大新能源产业。
(三)发展目标
2018年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三年翻两番。新增2家20亿元以上企业,4家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亿元以上企业。培育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5个知名品牌。
分布式太阳能光伏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逆变器产量突破1吉瓦,组件产量突破1吉瓦,太阳能电池片产量突破1吉瓦。风力发电装备制造进入批量化生产。空气动力、磁动力等非常规动力能源及装备研发、生产和示范有重大突破。
清洁能源电力达到15亿千瓦时的供给能力,其中风力发电5亿千瓦时,太阳能光伏发电5亿千瓦时秸秆发电2亿千瓦时,余热发电2亿千瓦时,其他新能源发电1亿千瓦时。
形成“环带分布、多点支撑”的新能源应用区域、建成高新区光伏产业基地,打造全国知名的光伏组件、逆变器生产制造基地。
四、重要举措
(一)加快储能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储能装置技术攻关和大型储能电站试点示范,形成中国储能装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二)推进智能电网相关制造。推进相关电气行业转型升级,初步建成社区智能微网、工业园智能微网和公共服务类智能微网三大示范性智能微网系统。
(三)鼓励新能源利用。沼气液化和沼气发电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建设一批沼气发电和沼气液化项目、一批城镇厨余垃圾发电和有机肥一体化项目、一批城区污水综合处理利用和制沼项目。完成一批10MW以上装机容量的风电场建设、一批以上10MW装机容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
(四)优化地源热泵发展。完善地源热泵环境保护技术,促进地源热泵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形成全国最适合地源热泵利用的优势地区和地源热泵技术创新发展先行区。
(五)积极开发新能源家电。大力扶持新能源技术与家电升级捆绑式开发,着力培育新能源家电产业集聚区,开展新能源家电推广应用示范。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