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储能
图3-储能在发电系统中的作用
储能在发电系统中的作用。《储能在能源安全中的作用》;储能的削峰填谷作用见图4。
图4-储能的削峰填谷作用(资料来源:OE能源网站)
光伏+储能,动态吸收能量择时释放,削峰填谷,提高系统稳定性、缓解“弃光限电”现象,最终实现发电主体利益最大化。
1)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稳定增长:CNESA(中关村(000931,股吧)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显示,截止2015年12月底,全球累计运行的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约900MW,年复合增长率(2010-2015)为17%;中国累计运行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100MW,占全球储能项目总装机的11%,年复合增长率(2010-2015)为110%。
2)按《白皮书》预测,到2020年,理想状况下(政府补贴出台),中国电化学储能总装机量将达24.2GW,正常状况下,中国储能总装机规模将达14.5GW,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3)“光伏+储能”在用户端:据GTMResearch研究公司和美国储能协会(ESA)报告,2014年美国用户侧储能只占全部储能项目的10%,但其增长速度将比电网侧和发电侧储能都快,到2019年有望占总装机的45%,电费管理是储能在用户侧应用的重要因素。
4)国内政府补贴出台以推动储能的应用是大概率事件,图5为近年来部分国家/地区出台的对储能的支持政策。
图5-近年部分国家/地区出台的对储能的支持政策
2.3单晶替代
单晶多晶之争由来已久,未有公论。
从调研资料来看,单晶性能略优,多晶成本稍低。个人倾向于单晶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主推分布式光伏后,关联交易减少,市场选择、良币驱逐劣币)。但目前多晶市场占有率高,价格营销能力强,掌握一定主动权。
三、国内2016年新增装机目标
1)2015年时3月份即下达全年装机目标,2016年至今未见文件,有推测认为“2016年度光伏新增建设指标可能会推迟至六、七月份发布。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上半年扎堆建设,下半年需求过度下滑的情况”。
2)2016年Q1新增装机量7.14GW,近全年目标的50%,抢装效应明显;Q2预计仍有突击量,新增装机量应在6GW左右;下半年装机情况需视能源局2016年装机目标而定,预测全年目标装机量约18GW(以此控制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规模),但会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从而倒逼企业转向分布式光伏消纳产能(分布式光伏)。
按此推算,2016年最终新增装机量应在20GW左右(同比增速约30%),下半年新增装机量不到上半年的一半。
3)抢装潮后市场将重归冷静。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由于抢装效应,保利协鑫的多晶报价从6.3元/片逐步提至6.5元/片。而在2016年3月之后,多晶报价下调,目前降至了6.3元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