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弃水弃风弃光损失电量超过300亿kWh。仅云南、四川两省总弃水电量已超过200亿kWh;在全国风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减少160h的情况下,累计弃风电量仍高达126亿kWh;由于光伏初成规模,全国“弃光”现象总体不太严重,但甘肃省酒泉、敦煌和青海格尔木等部分地区弃光仍然存在,局部地区“弃光”比例超过20%。对比来看,我国弃风比例远远超出典型国家3%以下的弃风限电率。
从近两年水电运行情况分析来看,我国水电弃水的直接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汛期降水较为集中;二是水电装机增加较多;三是外送通道能力不足;四是用电需求增长放缓,低于电力发展规划的预计水平。以弃水较为严重的四川为例,近两年四川省水电装机增加了2413万kW,较2012年增长了62%,并呈枯丰急转态势,增大了水电站兼顾防洪、发电的压力。同时,受电源电网规划建设不同步等因素影响,目前电力外送能力不能满足需要;而经济增长也呈现放缓情况,2014年较2013年用电仅增长了3.4%,致使当地电力装机增长速度远高于用电增长需求。
造成风电弃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电源调峰能力受限。我国“三北”地区电源结构以煤电为主,其中供热机组又占有较大比重,冬季为了满足供热需求,供热机组调峰能力有限。目前,东北以及华北局部地区的弃风,都主要受这一因素的影响,且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大量自备电厂甚至不参与系统调峰。二是配套电网规划建设滞后,省区间和网间外送消纳受限。配套电网规划建设滞后于风电项目并网运行的需求,是造成目前一些局部地区弃风的重要原因。如新疆达坂城地区是新疆风电建设的重点区域,当地盐湖220kV变电站和东郊750kV变电站改扩建施工,影响了风电的送出,造成了7亿kWh的弃风。
尽管2014年我国平均风电弃风率8%,较之2013年有所降低,但风电利用小时数也同比下降了160h,风电弃风问题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善。造成弃风率变小的重要原因是2015年是 “小风年”,来风情况整体偏小,但某些重点地区限电问题仍然突出。如:吉林省、河北省张家口地区、蒙西地区、黑龙江、甘肃弃风限电情况仍很严重,弃风限电比例均在10%以上,其中吉林省、新疆弃风率高达15%。
目前全国“弃光”问题并不普遍,较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甘肃省酒泉、敦煌和青海格尔木等部分地区,局部地区“弃光”比例超过20%。造成弃光问题的直接原因有:一是西北地区光伏电站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与输电网和市场缺乏配套。二是部分西北地区光伏电站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存在一定的无序现象;三是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与本地负荷水平不匹配,市场消纳能力有限,同时电站建设与配套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不协调等原因,致使光伏电站集中开发区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弃光”现象。
从深层次上看,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反映了我国现行电力发展和运行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能源的发展,反映了我国电力运行机制、电力市场体制的深层次矛盾。
一、电力市场化程度低
由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仍没完成,大量自备电厂不承担电力调峰责任,电力调峰等辅助服务机制不健全。尽管《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优先调度和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但可再生能源优先调度受到原有电力运行机制和刚性价格机制的限制,难以落实节能优先调度等行政性规定。其次,目前我国电网企业既拥有独家买卖电的特权,又通过下属的电力调度机构行使直接组织和协调电力系统运行,拥有电网所有权和经营、输电权,具有垄断性,不利于市场主体自由公平交易。
二、传统“计划”不适应时代需求
目前,电力运行调度很大程度上延续传统计划方式,各类电厂年运行小时数主要依据年发电计划确定,各地经济运行主管部门甚至对每一台机组下达发电量计划,由于火电年度电量计划为刚性计划,火电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愿意让出火电电量空间,调度为了完成火电年度计划不得不限制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量空间。这种“计划”方式,不能适应新能源波动性特点和需要,无法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上网。
三、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较弱
我国电源结构以常规火电为主,特别是风电富集地区更加突出。尽管火电调峰深度和速度都不及水电、燃气机组,但目前我国火电机组(热电机组)的调峰现状远低于国际水平,仍沿用20世纪80年代初的火电调节指标进行运行考核,大量中小火电机组、热电机组仍旧采用传统技术方案和运行方式,没有针对新的需求进行改造升级提升灵活性,技术潜力没有充分释放,远低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国际经验证明,需求侧响应是增加电力灵活性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需求侧响应还处于研究示范阶段,未能发挥真正作用。
四、通道需难满足
我国水电、风电、光伏主要集中开发投产在西部低负荷地区,在当地消纳的同时,仍需要外送,而在现有电力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方式下,电源电网统筹协调不足,电力输送通道在建设进度、输送容量、输送对象上都难以满足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需求。
五、可再生能源消化机制未落实
未来随着西南和三北地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开发规模继续增长,市场消纳空间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最大瓶颈,现有以“电量计划”、“固定价格”、 “电网垄断”等为特征的体系已不能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水电的“丰余枯缺”特点和风电的“波动性”在现有机制框架下,仅靠本地运行调度优化已经不能解决市场消纳问题,需依赖更大范围市场消纳。而目前我国的电力运行管理总体是以省为实体进行管理,同时跨省跨区输送未纳入到国家能源战略制定的长期跨地区送受电计划中,各地对接纳可再生能源积极性不足。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日前发布的一份名为《2024年可再生能源容量统计报告》,全球光伏系统开发商在2023年安装了345.5GW的光伏系统。中国光伏市场主要推动了这一增长,占全球新增光伏系统装机容量的近四分之三,但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表示,要实现2030年的光伏部署目标,需要更快的增长。
可再生能源光伏系统3月18日,可再生能源开发商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Masdar)、迪拜水电局(DEWA)与印度最大的EPC Larsen&Toubro(L&T)共同到访正泰新能,就去年10月签约的迪拜1800MW光伏发电项目的合作细节展开详细讨论。
正泰新能光伏电站项目可再生能源《通知》指出,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高质量发展,巩固扩大风电光伏良好发展态势。稳步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有序推动项目建成投产。因地制宜加快推动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在条件具备地区组织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开展全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
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太阳能发电可再生能源技术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2024柏林能源转型对话”期间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阐述了为实现最近在阿联酋举办的COP29大会设定的目标以及世界各国需要采取的行动。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主席Francesco La Camera表示,可再生能源是唯一有速度和规模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碳排放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光伏组件退役和废弃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曾经为清洁能源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光伏组件,在退役后如何得到有效回收和利用,正成为业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一组引人注目的数据近期浮出水面,不
废弃光伏组件回收退役光伏组件2050年,我国废弃光伏组件将达到2000万吨。但我国废弃光伏组件回收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肯定的是,光伏组件回收将成为新兴产业。也有人称此环节是整个光伏绿色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1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
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光伏组件光伏发电装机01电源结构2020年,我国电源总装机量为17.02亿千瓦,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发电装机容量比2019年底净增加1.47亿千瓦,其中,光伏与火电均增加0.39亿千瓦、风电增加0.63亿千瓦、核电增加0.0128亿千瓦、水电增加0.0395
光伏利用率弃光量利用小时数2020年四季度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整体较高,但新能源利用率同比有所降低。四季度,全国弃风电量49.7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3.3%,风电利用率96.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弃光电量18.3亿千瓦时,同比上升38.6%,光伏
光伏发电光伏消纳弃光率从上表可以看到,除西藏外,青海(94.1%)、蒙西(94.3%)、宁夏(96.1%)、吉林(96.1%)、河北(96.1%)、陕西(97.3%)、甘肃(97.5%)、河南(97.6%)等地区,光伏消纳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8.0%)。
光伏消纳光伏发电新能源9月6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2年二季度全国新能源电力消纳评估分析显示,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整体处于合理区间。风电利用率为95.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光伏利用率为97.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光伏装机量光伏发电量光伏消纳在“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双重国家战略机遇下,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我国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更是为亿万乡村家庭创造美好生活的「绿色」阳光。
户用光伏光伏电站光伏消纳7月26日,山西能源监管办关于征求《山西电网风电消纳监测统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等四个文件意见的函,包含《山西电网光伏电站消纳监测统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印发,意见稿指出,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并入山西电网、由省电力调控中心(以下简称“省调”)直接调度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地市、县级调度机构调管的光伏电站、分布式等其他光伏发电项目参照执行。
山西电网光伏电站光伏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