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创新畜牧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加工企业、规模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牧场等四大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在加工企业上,重点是引导鼓励企业与养殖户形成紧密的合同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在规模大户上,重点是利用现有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标准。在专业合作社上,重点是完善机制、延伸链条、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带户功能,增强其开发产品、提供服务和开拓市场的综合能力。全市要开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明星社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明星社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在家庭牧场上,要尽快研究制定本地区家庭牧场的认定标准和备案程序,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家庭牧场快速发展。
(二)抓好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
重点依托优势养殖基地,培育和引进大型加工企业,并引导其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拉长产业链条,尽快形成以龙头带企业为引领的集养加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体系,打造牵动产业持续发展的“火车头”。到2018年,全市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数量发展到63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5家。
推进路径:
一是加快现有龙头企业改造升级。强化政策导向作用,重点支持安大、瑞信达原生态牧场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技术改进、产品换代、产业升级。鼓励大型规模养殖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构建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着力在高端带动、延伸链条、扩大产能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不断培育和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点开发符合消费结构变化、市场潜力大的新产品,推进全市畜产品加工业向高附加值、外向型精深加工转变。
二是重点推进在建大项目建设。坚持“指导、协调、服务”6字方针,加快与项目建设单位的对接,建立企业联系人制度,与项目建设单位组成“政企团队”,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好政策与项目对接、产品与市场对接、企业与基地对接等问题,重点推进雏鹰400万头生猪、麒鸣300万只肉羊、咱家2亿只生态鸡、首农2.5万头奶牛、飞鹤50万只奶山羊等大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在建的大项目如期投产达效。发挥政府和企业双方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整合产业资源,集聚发展要素,形成强大推进合力,促进重点项目高效、规范、有序推进。
三是强化大项目引进。坚持“高起点、大集团、全链条”的发展理念,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肉羊、肉牛、肉鸡、生猪等优势产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的对接,着力引进有实力、有经验、有品牌的龙头企业,上项目、建基地,促进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每年各县(市、区)要引进超亿元的畜牧产业项目1家以上。
(三)打造名优产品集散地。
重点围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创新畜产品营销方式,大力发展产销对接、网络直销、电子商务、远期交易和现代物流,不断增强 “白字号”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18年,培育或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3—10个,把白城市建成吉林西部最大的畜产品加工交易集散地,形成以品牌开拓市场、以市场拉动发展的有力格局。
推进路径:
一是构建5类现代化综合交易平台。依托传统优势,借助现代化前沿营销手段和方式,加速推进活畜禽交易市场、肉产品交易综合平台、冷链运营体系、品牌直销店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铺设畜禽产品内调外供、南运北输的物流网络和特色畜牧业产品输送平台。打造“互联网+农业+生态特色”农业模式,开展电商村镇和“村淘”试点,打造白城“名品”。 利用上海西郊国际等线下平台、“鹤乡农都”网等线上品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展销活动,让白城产品走进大城市、赢得好口碑、卖得好价钱。
二是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举办各类畜牧业博览会、展示会、推介会,搭建畜产品交易平台,拓展畜产品销售渠道。引导龙头企业树立现代营销观念,积极开拓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做到产品有特色、质量上档次、市场有销路、生产有效益。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畜产品为重点,加快发展一批优质安全畜产品品牌。突出培育雏鹰、麒鸣、安大等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形成以品牌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加强畜牧业品牌的培育,鼓励扶持企业积极申请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和名牌肉产品。重点加强对草原红牛国家地理标志的保护和应用,着力培育白城麒鸣肉羊、“雏牧香”猪肉、安大鸡肉、“佳佳香”驴肉、昆龙鸡蛋等地域品牌,支持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开展畜产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
(四)全面提升疫病和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重点加强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实施人畜共患病分区控制策略,健全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构建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到2018年,生猪、家禽、羊、牛发病率分别下降到5%、6%、4%、3%以下,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畜禽及其产品有害物质抽检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放心肉”品牌基本建立。
推进路径:
一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加快构建动物疫病防控的组织体系、支撑体系、政策体系、预警体系、应急体系、执法体系、信息体系、责任体系。按照全省“免疫实现无疫、监测证明无疫、监管保障无疫、应急恢复无疫”总体要求,重点建设完善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体系、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动物卫生监督监管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落实政府负总责、业务部门各司其职的责任制,确保如期完成无疫区建设任务。
二是构建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坚持从严管理、从严执法、从严处置的原则,强化源头防控措施,重点加强畜牧投入品、畜禽屠宰、生鲜乳和市场流通环节监管,对各种违法添加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强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逐步实现从饲养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确保“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质量有保障”,无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