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需要说一下太阳能的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三段:
太阳能板制造和逆变器制造——电站建设——并网发电
在这个链条上,产品是从上游往下游流的,但现金流却是从下游往上游走,而且有现金流期限错配的情况。下游公司向上游公司买设备建电站,并网发电后才能逐渐还钱,上游公司愿不愿意合作?不合作市场份额降低,合作只投入不见钱。但是,有技术的人还是愿意跑到上游去做,都觉得上游产品才有技术含量,下游安装电板没技术含量,这可能是个人性问题。
3. 太阳能公司的生命线=现钞
这里用现钞一词,是指真的到银行账户里的现金,不是应收账款之类未必回得来的现金。一般来讲,太阳能公司的现金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卖电站的现金回流,一个是建电站时的银行贷款。美国在支持太阳能的现金流上确实做了工作:拿建电站的合同可以跟银行贷款,对太阳能公司的税收有补贴,资本市场允许Yieldco(一种融资工具,把电站卖给Yieldco并在二级市场增发融资)上市帮助公司融资;即便如此,还是诞生了SunEdison这样的悲剧。而中国市场,上面几样都不太行得通,太阳能公司的生存环境更可以用十分恶劣来形容。所以,太阳能公司要想生存,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做项目可能是一个好选择。
既然资金是痛点,那有钱的公司做太阳能项目就是有先天优势的。比如,华为进军太阳能逆变器(电板上必备零件,把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几年时间就做到了行业第一的位置,而国内的龙头阳光电源(看阳光电源财报时多关注它的应收账款)20年前就成立了。华为这种短期内的快速崛起固有技术上的积累,但资金上的优势是实打实的。
既然现钞对太阳能公司这么重要,我建议所有太阳能公司都专门成立一个融资+催债部,解决了钱的问题才是真解决了发展的问题。
最后多提两句,太阳能行业的崛起归结于晶硅成本的大幅降低,这个规模经济的例子还常被套用在锂电池成本上,其实完全不成立(提示:地球上的硅和锂的储量不在一个量级),锂电池行业的问题以后详谈。另外,太阳能是不是一定就是下一代能源?100年前人类就想用太阳能,但直到今天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才刚刚有竞争力,会不会出现其它更便宜能源出现把太阳能挤掉(比如天然气也是很清洁的)? 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