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李河君所言,光伏行业虽然很热,但却不能一刀切地看待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从数据来看,中游企业分化现象明显,上游企业多数仍然亏损。
技术竞争加剧
光伏热来源于政策层面加大支持力度,这也让光伏企业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李河君指出,以薄膜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不仅是新一轮增长的基础产业,而且是先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它的竞争方式不再是资源竞争,而是核心技术竞争,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能源。薄膜发电技术因消耗材料少、理论效率高、应用领域广、市场潜力大、产业链条长,成为了全球太阳能发展的重点方向。
“我国薄膜电池成本正在快速下降。薄膜电池的转换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成本会下降5%,随着技术的进步、装备国产化以及大规模量产,成本还将大幅下降,最终实现平价上网。”李河君表示。
他建议,设立国家薄膜发电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国家注资、企业投资和社会参与的形式,为先进薄膜发电技术研究、核心装备国产化、重点示范项目建设等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同时建议国家通过专项基金等途径加大对薄膜发电高端装备国产化、先进薄膜电池基地建设、ICI等先进封装技术的扶持力度,把我国移动能源产业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不久前,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发布认证结果,宣布汉能海外子公司美国阿尔塔设备公司研发的砷化镓双结电池的转化率达到31.6%,打破双结电池世界纪录。由此,目前汉能保持着单结砷化镓电池28.8%和双结砷化镓电池31.6%的两项世界纪录。
“其实,汉能除了保持着砷化镓的两项世界纪录之外,它的铜铟镓硒组件也有着两项世界纪录。”李河君进一步解释,一项是汉能海外子公司Global Solar Energy所创造的17.2%,采用多元素共蒸发的方式;另外一项是汉能海外子公司MiaSolé所创造的17.3%世界纪录,采用多元素溅射的方式。
在李河君看来:“中国的企业拥有世界纪录的转化率与全球领先的技术,能够帮助中国光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进一步扩大市场和移动能源技术的应用领域,激发中国光伏企业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潜在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