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包括英利新能源在内的中国光伏企业迎来了一个春天。这一年8月份,德国政府更新了《可再生能源法》,对光伏发电大力补贴,使其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大幅上调并定下了时间表。2005年,该运动进一步扩散到丹麦、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国,欧盟对光伏电池产生井喷式需求。英利新能源作为光伏电池及组件供应商便顺势崛起,很快跻身国际光伏巨头行列。
2007年6月8日,英利新能源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春风得意的苗连生出席敲钟仪式时拒绝打领带,理由是“不习惯”。这一年,51岁的他,以137.6亿元人民币资产,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位列“河北首富”。
光伏业务井喷后,天威保变动了绝对控股英利新能源的心思。
在德国更新《可再生能源法》两个月后,苗连生决定投资4亿元启动二期工程,以建成包含铸锭、硅片、电池、组件在内的100兆瓦新产能。但英利当时没有这个财力,只能通过天威保变担保贷款。天威保变便趁机以156万元的低价,增持了英利新能源2%的股份,拥有了51%的绝对控股权。
伴随光伏业务高速成长,英利新能源的财务结构持续、快速改善,对天威保变的控制越来越难以忍受。2006年8月,英利在付出2500万元的代价后,夺回了一年半前失去的2%股份,此后还持续增持股份至74.01%。与此同时,苗连生还努力推动英利新能源赴美国上市,以获得廉价且自主的融资渠道。
英利新能源上市后,苗连生开始策划介入上游原料市场,2008年3月投建了六九硅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9亿美元,项目总投资126亿元人民币。
英利新能源是光伏制造企业,以多晶硅为电池原料,本来不涉足原料环节。但多晶硅的价格在光伏行业井喷式增长后,像坐了火箭一样飞升起来:从每公斤22美元涨到33美元,再涨到50美元、100美元、300美元,到2008年前后黑市价格一度涨到500美元。
形势逼迫着苗连生必须采取行动控制原料价格的上涨,而他之前的合作伙伴、交恶后的竞争对手——天威保变,在多晶硅大省四川频频出手,连续收购、入股、投建了多家多晶硅企业,从而刺激了苗连生展开行动的步伐。
令苗连生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六九硅业成立仅几个月后,美国次贷危机就爆发了,进而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大危机之下,多晶硅的价格断崖式暴跌,下跌幅度堪称恐怖。2008年,多晶硅的价格是每公斤300美元;到2011年上半年,跌至每公斤60~80美元;到2012年,更是跌至每公斤12美元,持续至今且有微跌。
屋漏偏逢连夜雨。为了治理大气污染,保定市政府在2012年10月18日强制关停了六九硅业的多晶硅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