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的“2015中国光伏领袖峰会”上,能源局官员表示:光伏补贴未来8~10年不会停;未来补贴有所倾斜,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
众多光伏开发商目前更关心前一句话:在本次会议之前,国内众多光伏开发商因为光伏电价补贴不到位而导致的资金链断裂、三角债等,已影响到了光伏产业的发展。
尽管能源局官员表示:“补贴尽快发放,但难定具体时间”。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的状态?各方众说纷纭,说法不一。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光伏的补贴电价的源头。
一、可再生能源补贴电价的来源
可再生能源的补贴电价源自《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特急发改价格[2006]7号),其补贴范围为: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和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和地热能发电。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最初为1厘/千瓦时,2007年调整至2厘/千瓦时,2009年调整至4厘/千瓦时。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1〕115号)中再次将于2012年1月1日调整至8厘/千瓦时(但居民生活用电维持1厘/千瓦时水平)。《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的通知》(财综[2013]89号)再次调整至1.5分/千瓦时。
根据欧阳撰写一文中的测算:
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55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增速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014亿千瓦时,增长0.7%;第二产业用电量39143亿千瓦时,增长7.0%;第三产业用电量6273亿千瓦时,增长10.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793亿千瓦时,增长9.2%。
2015年九月,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6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用电量26431亿千瓦时,下降0.7%;第三产业用电量4756亿千瓦时,增长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890亿千瓦时,增长4.3%。
可再生能源基金主要是针对工业用电,将除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电之外的其他用电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目前按每千瓦时0.015元提取,即便按2014年用电规模计算,可再生能源基金收入理论上总规模600多亿,今年前8个月下降0.7%,介于实际收取情况,欧阳认为今年规模也就在400~500亿元。
同时根据财综[2013]89号文中透露的信息,上述理论的可再生能源基金每年均未完成实际征收,存在部分拖欠。
二、可再生能源补贴电价的机制
目前在光伏行业投融资、项目开发方面:大家均在担心:一方面补贴的窟窿越来越大,有没有这么多资金?二是补贴到位是拖延严重,对光伏发电起到了制约作用;三是因电网构架、消纳问题造成的弃光问题频现。
从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补贴电价的征收情况来看:政策中对基金本身的规模大小、保值增值、基金的征收完成的保证措施缺少约束。当基金不够的时候,要么提高电价征收标准;要么补贴目录更新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