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如今在光伏行业,最火的投资莫过于光伏电站。从2015年的30多GW到2020年的100GW远景,从8%~10%的内部收益到短短两个月内的150亿融资,这无不让横跨西东的光伏电站建设场地热火朝天。
对于光伏电站,业内专业的投资者看重的不仅仅是短期的利益获取,而是更期待能像国外电站金融产品般将其升级为长期的“摇钱树”。但在资本市场的拼杀过程中,质量始终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沙滩上的城堡”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我国已建成的光伏电站30%左右质量不合格。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世民在也指出,在西北地区,光伏电站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长期高温导致组件功率下降(10~13%)以及沙尘覆盖组件表面影响发电效率。
作为整个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光伏组件的质量与光伏电站发电量、收益率、溢价价值等密切相关。但是光伏组件从包装伊始,就一直处于衰减状态,开始执行“阳光暴晒”的使命后,衰减更是急剧加速。通常来说,光伏组件在第一年的衰减约为2%,以后每年衰减约为0.7%,国标规定25年的生命周期内衰减不超过20%。
但事实上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王斯成对西部电站做的测试结果,一些大型光伏电站在运行了2~3年以后,光伏组件的衰减大概是3.8%-7%(国标应为2.7%~3.5%),其他一些小的光伏电站可能更严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的调查结果更让人瞠目结舌,由于组件质量问题,有些建成3年的电站衰减率高达68%。如果组件一年衰减超过5%,照此速度,5年后这个电站就将报废。
这样的质量隐忧不禁让人担心,庞大的电站规模就似“沙滩上的城堡”,不仅自断了通向金融蓝海的大桥,也让整个光伏行业的奋斗成果付之一炬。
“领跑者”下的效率比拼
在国家加快实现低碳发展的进程中,急速扩大的光伏规模成为政府实现承诺的保障之一,力争用100GW的巨额指标将2020年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这也让政府层面更加重视光伏行业的质量问题,坚决撕掉“madeinchina”的劣质标签。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国家认监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提高光伏产品市场准入门槛,确保光伏电站工程质量。并且,发挥市场对进步的引导作用,每年安排专门的市场规模实施“领跑者”计划,要求项目采用先进技术产品。据悉,“领跑者”计划要求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6.5%和17%以上。
这在杜邦大中国区电子与通讯事业部总裁郑宪志看来,16.5%和17%对于大多组件生产企业来说,都能达标,这两个数据更多体现的是标准的底线。“但是其意义是积极的,这表明国家部委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同时也表明了,从国家宏观层面已经开始着手规范整个光伏生产体系的完善。”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