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欧盟似乎正在“no zuo no die”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近日,欧洲光伏制造商协会(EUProSun)再度出手,向欧委会递交了一纸诉状,指控中国的阿特斯太阳能、中盛光电、昱辉阳光三家光伏企业存在将产品辗转第三地销往欧洲以规避关税等违规行为。随后,欧盟开启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规避”调查,并于6月8日宣布将对三家公司征收平均47.6%的高额关税。
业内推测,欧洲光伏制造商协会的深层用心可能在于以“反规避立案调查”获取的相关素材为借口,促使欧委会做出延长中欧间本应于2015年12月份到期的“价格承诺”(MIP)的决定。
欧洲光伏制造商协会真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这手“好算计”,会不会得逞?此次“双反”会不会是再度给予中国光伏企业一拳重击?
“双反”的果实并不都是甜的
近年来,美欧针对我国光伏企业相关产品进行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贸易制裁呈现此起彼伏之势!继前期开始的“双反”调查之后,今年7月,美国或将宣布对中国光伏“双反”的第一轮复审终裁。在“双反”的国家中,目前只有澳大利亚裁定中止调查。
针对欧盟发起的“双反”,中国政府和企业极力斡旋和抗争下,最终在2013年以中国光伏企业与欧盟签署最低价格承诺(下称“MIP”)终结。今年年底,“价格承诺”将到期,中国光伏企业有望摆脱束缚,公平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中!
可惜的是,正是在这个关键档口,欧盟的“双反”调查又来了!欧盟此次“双反”,显得格外是“别有用心”,恰好是赶在了2013年中欧达成的为期两年的“价格承诺”协议到期的半年之前。
这种苦心谋划的“双反”,果实都是甜的么?这倒未必!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制裁”,其实“苦了”欧洲自己。反倾销政策实行以后,欧洲市场的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几乎绝迹。中国的生产商更多投入到美洲、非洲市场,这对欧洲是有害的,而且这种损害不止局限在太阳能工业领域。由此可见,欧盟的“双反”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可以预见的是,若此次“双反”得以施行,物美价廉的“madeinChina”光伏产品不仅将数量剧减,价格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这势必对需求侧产生消极影响。
正如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指出的,“双反”的直接影响是很多规模较小的中国光伏生产企业放弃欧洲市场,而不愿放弃这些市场的企业也必然在多方面面临成本增加的压力”。
如此一来,欧洲的太阳能产业缺乏强力竞争的刺激,或将成为养在温室的花朵,对其竞争力的提升有害无益。由此产生的蝴蝶效应还有就业岗位的减少,目前从事光伏领域的部分职工或将面临“被”失业。
诸多受力结合,将对欧洲产生太阳能产业增速放缓的合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欧盟力推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步伐,给清洁能源使用占比的提高之路抛下几块不尴不尬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