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些银行为啥这么说呢?笔者与有些电站业主分析后得出另一个非常好笑的结论:按照申报指标的方式做银行的工作,结果就是这样。
笔者也见过并网后,因种种原因而未能获得长期融资的光伏电站,导致电站业主不得出售电站的,也遇到过开始坚持单干,后来不得不寻求合作的,甚至因某些原因被拖到临近并网大限而无资金开工,再不开工指标就要作废的。所以望电站业主能多想想,如果后期长期融资能如期下来,是否就能万事大吉呢?
融资是有利息的,每年或者每个季度或每个月需要偿还银行本息,还款来源基本是电站的电费收入,而电费由当地脱硫电价和补贴(国家补贴、地方补贴)组成,脱硫电价部分基本能及时拿到,但补贴大家心知肚明,目前基本后延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累计已超过140亿元。业内人士称,补贴部分的发放周期短则3个月,长到5个月以上。不仅如此,“截至目前,自2013年底以来新投产的光伏电站,补贴目录一直未组织申报。”
简单算笔账,按10兆瓦光伏电站总投入7500万元,向银行融资6000万元,融资期限10年计算,平均每年光本金就要还600万元,而脱硫电价的电费收入根本连本金都还不了,所以还要准备至少一到两年的银行利息,以便备用。
近期各大光伏媒体在热议“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有望上调”,包括笔者当时觉得有可能,不过仔细分析后,感觉近期上调不太靠谱,其主要的原因是脱硫电价刚刚进过一轮下调,价格司应该不会像发改委调汽油价那样去调电价。
综上,按照申报指标的方式做银行的工作,结果就是这样,即便有能力拿到长期融资贷款,有没有实力扛得住,需要细细算算,是选择合作?还是自己单干?是一门艺术。